主中心
数据仓库

结球甘蓝的栽培技术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主要栽培技术
  结球甘蓝适应性较强,耐寒而又耐热,华南地区为一年多茬栽培,一茬选用中晚熟品种于秋季播种,冬季收获,称之为秋甘蓝或秋冬甘蓝。另一茬选用冬性强的中晚熟品种,秋末冬初播种,幼苗越冬、翌年春末夏初收获,称之为春甘蓝。
  (一)秋冬甘蓝栽培 秋冬甘草的栽培,在炎热的夏天育苗,一般选项用抗病耐热的中、晚熟品种,7月下锂至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可供选择的品种有晚丰、庆丰、京丰1号、黑叶小平头、黄苗、中甘8号等。
  1、播种育苗
  (1)苗床设置 选地势较高,通风凉爽,土壤肥沃,排水性良好的地块作苗床,整地时,亩施人粪尿1500千克作基肥,浅耕浅肥,使土肥混匀,然后作畦,畦宽1.3-1.7米,沟宽30厘米,高10-15厘米。
  (2)凉棚设置 秋冬甘蓝播种季节气温高,加上有台风暴雨,影响育苗。可采用凉棚,降雨降温培育壮苗。一般用草、草帘就可,也可用遮阳网,晴天上10时盖,下午4时揭,阴天不盖,出苗后拆去。
  (3)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再撒一层薄土,结球甘蓝种子小,每克种子约300粒,播种量0.75-1.0千克/亩,干籽撒播,播种后覆1-2厘米厚筛细土。
  (4)苗床管理 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25℃左右,晚间15-20℃,床上见干浇水,齐苗后再覆3-5毫米厚筛细土,让幼苗扎根。为防止病害发生,可喷0.1%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幼苗抗性,幼苗出齐后间去弱苗、劣苗。
  (5)分苗 又叫排苗、假植。待子叶平展,基生叶称舒展后(即2叶1 心时),将节间短、茎粗壮、叶片近圆无缺刻、叶柄短的无病虫苗按8-10厘米见方排苗,排后即浇水,遮荫3-4天,幼苗长至7-8片真叶时,即可出圃定植。
  2、整地作畦与施基肥 结球甘蓝的根系分布较深,栽培前要深耕晒垄,秋冬甘蓝应深耕20-25厘米,早耕晒白7-10天,亩施基肥(粪肥、农家肥等)4000-5000千克,复合肥2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或石灰25千克,按宽1.5-1.7米(包沟)作畦,沟深15-20厘米。
  3、定植 大约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定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株行距30-40厘米,亩植3500-4500株;中熟品种50-60厘米,亩植2500-3000株;晚熟品种70-80厘米,亩植1500-2000株,定植时,先按株行距开定植穴,再将带土团的幼苗放入穴内,定植深度以齐子叶基部为宜,封土后浇水。一般选阴天或傍晚定植,缓苗后亩追尿素10-20千克,以利发新叶。
  4、田间管理 结球甘蓝是需水多的作物,栽培中要定期灌水。定植后轻灌1-2次缓苗水,然后控水蹲苗,莲座末期始结球时重灌水,收获前几天停止灌水。
  中耕除草从定植到封行约进行2-3次,大雨过后或灌水后中耕除草,进入莲座期中结合培土。秋冬甘蓝的叶球在温和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故需要养分多,一般追肥重点放在莲座叶生长的后期和结球前中期,定植到团棵,气温、地温较高,不宜施粪水,可用少量尿素提苗,莲座叶封严后,每亩可施尿15千克,也可浇10%-20%的稀粪水,结球后期不再追肥,在肥种类上,前期以氮肥为主,莲座期之后施复合肥(20-30千克/亩),另加一定数量的草木灰(150千克/亩)。
  5、采收 依播种期早晚和品种的成熟期不同,收获期有早有晚,一般早熟种12月上旬前可收完,中、晚熟种可陆续采收至春节后,当叶球达到紧实时,即可采收,采收迟会发生叶球破裂,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春甘蓝栽培
  1、品种选择与播种期 品种选择与播种期的确定是春甘蓝栽培成败的关键。品种选择的标准:一是冬性强,即幼苗长到一定大小,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不容易发生未熟抽蔓现象,二是生育期略短,即从定植到收获50-60天为宜,符合这些条件的品种有中甘8号、中甘11号等优良品种。
  2、育苗
  (1)苗床的准备 同秋冬甘蓝。
  (2)播种与分苗 撒播或条播,其余同秋冬甘蓝。
  3、做畦和定植 前作收后秋耕晒垡,亩施5000-10000千克农家肥,复合肥25千克,翻土掺匀作畦。畦宽1米(不包沟),定植密度早熟种4000-5000株/亩。中、晚熟种2500-3000株/亩,定植前3-4天对苗床浇透水,带坨(8-10厘米见方),定植植后浇定根水,气温低时可加盖草帘保温。定植一般安排在12月中下旬为好。
  4、肥水管理 幼苗定植4-5天后混施稀薄粪水,恢复生长(约6-7天)后再施一定稀粪水,加速缓苗,促进生长,进入莲座期后勤要随水追施尿素,每亩10-15千克,或硫酸铵每亩20千克,有的还可浇稀人粪尿水,以后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连续浇2-3次,多在晴天上午浇不施肥为宜。
  5、采收 为了适应早春市场,春甘蓝叶球长到0.4-0.5千克,结球紧实就采收。中、晚熟种适当迟收,总之采收时期学应适应南繁北运市场的价格而定,每3-4天采收一次。
  (三)珍稀甘蓝栽培
  1、红甘蓝 别名紫苞菜、紫甘蓝、红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芸薹属甘种的一个变种,以紫红色叶球为食,营养丰富,尤其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克,脂肪0.1克,总糖3.3克,钙57克,磷42克,铁0.7毫克。结球紧实,抗寒,耐热,耐贮运,产量高,有发展前景。
  红甘蓝栽培与普通甘蓝相似。目前栽培种多为一代杂种如紫甘蓝鲜绯红,日本的鲁比紫球等,主要作秋冬栽培,分期播种,是华南地区进行反季节瓜菜生产值得推广的重要蔬菜作物。分两个主要栽培季节:一是秋冬季,7-8月采用遮阳网防雨降温,播种育轩,8-10月定植,11月-翌年2月采收。二是春季,9月下旬-10月播种育苗,翌年3-6月采收,一般亩产3000-4000千克。
  2、皱叶甘蓝 皱叶甘蓝的特点是叶面皱缩,暗绿色,品质较普通白甘蓝和红甘蓝均优,尤其是蛋白蛋,维生素A和钙、镁、钾含水量量,显著高于白甘蓝和红甘蓝,皱叶甘蓝生长势强,叶球近圆珠笔形,结球迟缓而不够紧实,为冬春季主要上市品种。
  栽培技术参照普通甘蓝,另外皱叶甘蓝还可供观赏。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