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红掌组织培养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学名:Anthurium scherzerianum
别名:安祖花、火鹤花、烛台花。
科属:天南星科,花烛属。
产地:原产热带美洲的雨林之中。

1876年,法国著名植物学家Elouard Andr在哥伦比亚西南部的热带雨林中采收到红掌原种,19世纪后期,红掌在欧洲开始用于室内盆栽观赏,目前红掌在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被列为主要切花品种,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宗热带花卉商品。
  
组织培养
  关于安祖花组织培养的报道很多。1990年,Lightboarn等报道了安祖花的组培方法:将叶片浸在32.5%的苯菌灵溶液中24 h→70%乙醇消毒45 s→1.25%次氯酸钠漂白15 min→蒸馏水泡洗15 min→1.2 cm叶接种。他们发现,0.5 mg/L 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增加浓度可使叶片繁殖加快。1992年,Kuehrle等用4种杂交种幼苗的叶进行组培(1/2MS+1.0~4.0 mg/L 2,4-D+0.3~1.0 mg/L Kt,2%蔗糖+1%葡萄糖比3%蔗糖更利于胚培养),在暗中培养1个月便有半透明的胚胎发生,2~3个月后,用MS+0.2 mg/L BA(+2%蔗糖)继代培养,成苗后移入温室。岑益群等的研究表明,在幼苗微培养中,昼长夜短可诱导愈伤组织生长,3%葡萄糖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是最有效的;用MS+1.0 mg/L BA有利于芽的形成,而1/2MS+0.1 mg/L NAA则利于根的形成。王志武等报道(1996年),通过降低培养基中的一些成分,可成功地对大叶花烛进行工厂化生产。

  生理生化
  陈日远等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安祖花叶片的细胞透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0℃高温处理6~8 h,叶片呈现严重的灼伤,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高低温处理都可使过氧化物酶活性形成一个高峰,特别是在5~10 ℃和28~33 ℃温度条件下更明显,且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黄定华等研究了遮光对安祖花生长发育及其生理代谢的影响,指出,双层遮光比单层好,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N、P、K的吸收与积累,但降低了植株叶片的光合强度。张永红等研究了安祖花生长发育特性,指出,影响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为温度,其次为湿度及光照。同时,发现安祖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即按照一叶一花的规律生长发育,各品种的安祖花植株都必须具有3片叶以上才能开花。 Paull 等研究了安祖花叶与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发现在叶抽出28~42 d后,花青素开始合成;叶抽出42~56 d后,花开始抽出,花青素合成进入高峰。Higaki等发现,在安祖花佛焰苞近轴的裂片断面中,颜色衰褪同缺钙有密切关系。缺钙植株的佛焰苞褪色,而增加钙就能改变这种失调的症状。Marutani(1987)和Iwata等分别研究了安祖花切花中的花色素苷,发现花青素3-芸香苷是一种主要花青苷,其含量高则导致颜色更红。Henny与 Joanne等用0.5 μg/L GA3与BA分别喷于安祖花的叶片,结果发现,它们均能显著地促进安祖花花芽和侧芽的形成。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