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巴戟栽培技术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巴戟属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耐旱、怕积水。在肥沃、疏松的壤土生长良好,不宜在碱性和过粘的土壤种植。
  生物学特性
  缠绕或攀缘藤本。根茎肉质肥厚,圆柱形,支根呈念珠状,鲜时外皮白色,干时暗褐色,有蜿蜒状条纹,断面呈紫红色。茎圆柱状,有纵条棱,小枝幼时有褐色粗毛,老时毛脱落后表面粗糙。叶对生,长椭圆形,长3~13厘米,宽1.5~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下部沿中脉上被短粗毛,叶缘常有稀疏的短毛 ;叶柄有褐色粗毛;托叶鞘状。花序头状,花2~10朵,生于小枝顶端,腋生;花萼倒圆锥状,长3~4毫米,先端有不规则的齿裂或近平截;花冠肉质白色,花冠管的喉部收缩,内面密生短毛,通常4深裂;雄蕊4枚,花丝极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2深裂。浆果近球形,直径5~9毫米,成熟后红色,顶端有宿存的筒状萼管。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
  栽培技术
  1.气候土壤 喜温暖的气候,宜阳光充足,以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黄壤土为佳。
  2.整地 广东地区,于秋季先将山坡的灌木连根挖出,就地烧成草木灰,然后深翻土地,约27~33厘米。至翌春种植前再耕耙一次,并作成宽0.7~1米的梯田,按株距67厘米,挖15厘米深的穴,以备种植。广西则于种植前将灌木进行疏伐,并去除枯枝,在林内局部垦地挖穴种植。
  3.种植
  扦插法:广东地区于清明至谷雨间(广西则于12月间)种植。选择2~3年的粗藤茎,除去过嫩过老的部分,再剪成长约25厘米的插穗。每枝插穗须3~4个节(两端必须有节)。扦插深度约15厘米,每穴插2~3枝,插后覆以细土,踏实,浇水。此法5~10年才可收获;
  根茎繁殖法:采挖巴戟时,利用原苗的根部(带有残根和部分藤茎)种植于整好的地上。此法4~5年即可收获。
  4.田间管理 种植巴戟一般较简单,管理上多结合间作物进行。每年松土、除草、培土1~2次,施肥1次。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