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繁殖
荔枝可用实生、压条和嫁接方法繁殖。但实生苗开花结果迟,性状变异大,故现代生产上主要用作砧木。空中压条(圈枝)曾是荔枝生产上种苗繁殖的主要手段,虽然种植压条苗可以克服实生苗开花结果迟、性状不稳定的缺点,但其繁殖系数低,且根系不发达,植后易遭受风害(风倒),故采用者渐少,并有被嫁接苗取代之势。目前多数地区荔枝繁殖以嫁接育苗为主,芽接和技接均普遍采用,尤以补片芽接、合接、切接法使用较多。
(二)建园
荔枝可在山丘地和平地上种植。山丘地种植应注意选择坡度较小的地段建园,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平地种植应注意排灌系统建设,降低地下水位,并设置防风林。建立较大面积的果园需要做好品种、分区、道路、排灌系统、肥料基地、防护林及辅助建筑等规划。
种植密度根据不同的种植方式而定。永久性定植的一般株行距6~7米,每公顷种植240株左右,日期可利用株间空地间种中、短期经济作物;计划密植的,开始栽植密度可4米×4米,每公顷种植630株左右,以取得早期经济效益,当植株枝条交叉、影响永久树生长结果时即行回缩或间疏。荔枝从乔化种植发展为半乔化或半矮化密植是其趋势,但许多技术问题,如品种选择、树冠控制、施肥管理等问题,还待于深入研究。目前每公顷种植1500~1800株的小面积试验已有成功的例子,但需要具备较高的抚育管理水平。
荔枝一般在春季或秋季定植。
(三)幼年树管理
幼年树管理的目标是在提高成活率基础上,扩大其根系生长范围,增加根量,增加绿叶层,培养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骨干枝,扩大树冠,为早结丰产奠定基础。主要措施包括施肥、灌水、排水、松土、改土,间种和地面覆盖,整形修剪,防寒护树等。
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植后二三年内主要目标是增根、促梢和壮梢,一般坚持“一梢二肥”或“一梢三肥”。除了施肥外,间种、地面覆盖和松土、改土、修剪等,也是增根、促梢、壮梢的重要措施。
整形修剪以培养良好的结果树型为主要目标。通常着重培养3~4条主枝,促其着生高度合适,分布均匀。幼树修剪宜轻不宜重,一般在新梢萌发前进行。
(四)结果树管理
结果树管理包括土壤管理和树冠管理,其目标是保证树体生长健壮、结果良好和持续丰产。
1.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包括施肥,中耕和培土,灌水和排水等。
(1)施肥 成年树施肥量多是依据结果量和树体状况确定,施肥时期分花前肥、壮果肥和采前采后肥等。花前肥和壮果肥以速效肥为主,采前采后肥以有机有肥为主,须氮、磷、钾,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一般花前肥氮、钾占全年用量的20%~25%,磷占全年用量为25%~30%;壮果肥以钾为主,氮、磷配合施,钾肥占全年用量的40%~50%,氮、磷占全年用量的30%~40%;采前采后肥于采果前后施,氮施用量占全年的45%~50%,磷、钾占30%~40%。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根外施肥。根外施肥可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复合型核苷酸、硼砂、硫酸镁等。
(2)中耕和培土 每年中耕除草2~3次。可于采果前后结合施肥进行一次浅耕,深度10~15cm,目的是促发新梢,恢复树势;秋梢老熟后进行一次,深度可达15~20cm,以切断部分根,抑制冬梢萌发,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前1个月左右可进行一次浅中耕,深10cm左右,以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
每年可在秋冬季结合清园培施客土2次。培土厚6~10cm。培施的客土以有机质丰富的肥沃表土或晒干的河泥(塘泥)为好。此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翻改土,于树冠外围挖深50~70cm的沟,分层压入杂草、绿肥、塘泥等,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系生长。
(3)灌水和排水 荔枝花芽分化前期要求土壤干燥,此时不宜灌水;后期可适量供水。开花期过于干旱时,果实发育期,以及秋梢萌发期遇旱时均应灌水。果实成熟期则需注意排水。
2.树冠管理
结果树树冠管理包括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控制冬梢萌发以促进花芽分化,加强授粉以提高坐果率,保果,修剪等。
(1)培养健壮结果母枝 在加强施肥管理基础上进行。主要是根据地区、品种、树势等不同,适时促发秋梢,使其生长健壮,长度适中,叶片较多且充分老熟,并且不萌发冬梢。
(2)控制冬梢促进花芽分化 主要方法有:a.药物控冬梢:常有药物有40%乙烯利0.08%~0.16%,98%ß90.1%~0.12%,400~500mg/L乙烯利和低浓度ß9混合液;b.深耕地,断细根:对树势较旺,有可能萌发冬梢的树锄土深20~30cm,以切断部分水平根,降低其吸水能力,提高树液浓度,利于花芽分化;c.环割:一般在“立冬”到“冬至”期间进行,用利刀对骨干枝皮层作环状或螺旋式切割,深达木质部,枝梢旺长、叶色浓绿而有光泽的可环割2圈(间隔10~15cm),初结果的幼年树可在树干或直径6~10cm的骨干枝上进行,壮年树在直径10~15cm的第2~4级枝上进行;d.铁丝绞缢:用16号铁丝捆扎直径约3cm的枝条1~2圈,并扭紧使树皮略下陷,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进行捆扎,1月上、中旬解缚;e.短截冬梢:对已抽出冬梢、梢长8cm以下的进行短截,短截程度视冬梢抽发迟早而定,抽出较迟的只留下1.5~2cm长的残基,以促使残梢基部侧芽分化发育成花枝。
(3)加强授粉提高坐果率 荔枝坐果率一般为雌花数量的2%~12%,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提高坐果率可以成倍或成数倍地提高产量。除自然授粉外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强荔枝授粉,提高坐果率:a.花期放蜂;b.人工辅助授粉;c.雨后晴天摇花;d.雌花盛开期遇高温干燥天气时灌水和喷水。
(4)保果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较易落果,可在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基础上辅以喷施药物、环割等方法保果。药物保果可于谢花后20~40天期间喷施GA20~50mg/L,2,4—D5mg/L,萘乙酸5~10mg/L等。对幼年树和青壮年树可环割保果,一般在雌花开后和坐果40天左右时分别环割一次,老树、弱树不宜环割。
(5)修剪 结果树修剪分秋剪和冬剪。秋剪在采果后1个月内进行,也有在第二次秋梢萌发前进行的。冬剪在冬末春初新梢萌发前或抽花穗前进行。通常是剪除过密枝、荫枝、弱枝、重叠枝、下垂枝、严重病虫枝、落花落果枝及枯枝等。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