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特别是荔枝龙眼最适宜生长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市大力发展以水果为龙头的“三高”农业。2002年茂名市荔枝产量37.4万吨,占广东全省荔枝产量的53%,占全国荔枝产量的25%,占全世界荔枝产量的20%。
由于荔枝可盛产百年,长寿千年,而茂名市大部分荔枝树冠还未达到最大结果空间,因此,茂名市的荔枝仍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产业。不仅如此,荔枝兴盛还带旺了一大批配套产业,如荔枝的运销就带动了编织、制冰、泡沫箱加工、运输、饮食、劳务、旅业、通讯、旅游等十几个行业。
在茂名市,荔枝最贵时,“白糖罂”每斤价格高达40-50元。这样高的价格,大大刺激了荔枝的发展,面积迅速扩大,从1992年起,荔枝产量迅速增加。1992年产量为3.1478万吨,比1991年增长了63.76%,而1992-2002年10年间,产量又增长了将近11倍,达到37.4346万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难免逐渐下降。尽管由于面积的扩大是非线性的,进入盛果期产量增加也是非线性的,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价格的变化也是非线性的。
例如,荔枝产量1992年比1991年增长63.76%,相应地平均价格下降26.67%;1994年产量比1993年增长56.22%,平均价格下降34.43%;1999年产量比1998年增长90.19%,平均价格下降29.56%;2002年产量比2001年增长32.43%,平均价格则下降17.75%。
要解决荔枝价格问题,目前看来,不外乎从调整品种结构、进行深加工和扩大出口等方面入手。 但是,这些措施的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反季节生产技术,要受到气候的约束,而且,反季节的品种质量仍有待提高。
同时,荔枝的出口,目前还未打开局面。据《海关统计年鉴》,2001年我国出口荔枝3550吨,金额仅315.6万美元。相反,令人吃惊的是,外国的荔枝早已进入我国,在数量上也超过我国的出口量。向我国出口荔枝的主要是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
随着水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茂名的荔枝普遍进入结果成熟期,而其结果成熟期普遍达三十年以上。即便种植面积不再增加,仅靠果树自然生长盛果和疏果的大小年,其价格波动也在15%——20%上下。加上发展高峰期种植的果树最终在近一两年内进入成熟期,那么有人估计,茂名荔枝价格暴跌的趋势不得不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