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澳洲坚果采后处理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澳洲坚果的采收与贮运保鲜

澳洲坚果果实呈葡萄状长串丛生,熟时掉落到地面。过去一般采取每2-3天拾取一次落果的办法。由于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集中加工困难。近年不少地方采用收获期对坚果喷乙烯利催熟、机械振摇、一次收获的办法。

去果皮:果实收获后,取好在2-3日内用手工或脱皮机除去果皮,否则很快就会发酵腐败,致使种仁变质。如果不能及时去掉果皮,应把果实摊开晾干。去皮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壳和种仁。果实脱落不久时,水分含量高,果壳贴实,可保护种仁不致受损。当果实干燥时,种仁皱缩,果壳与种仁间有间隙,这时机械去皮易伤种仁。因此,最好在果实收获后尽快去皮。

干燥:新鲜去皮坚果一般含水约20%,应在去皮后尽可能快地干燥至含水3.5%左右。如果不干燥就贮存,常会引起霉腐斑点,特别是那些果壳爆裂开的更易霉坏。因此,去皮坚果在贮存以前通常放在铁丝架上风干2-3周。果实风干后,应贮入箱或袋中,在充分干燥和良好通风条件下,至少可安全保存4-5个月。去皮坚果也可在风干机中用常温或低于43℃干燥几天,然后用57-60℃干燥。

去果壳:由于果实大小、形状和果壳厚薄不一,因此设计坚果破壳机出现很多问题。用一种可控制的活动虎头钳破壳较好。
分级:饱满、表面光滑、淡色的干坚果仁,含油量高比重低。高而含油量低的果仁较重,颜色较深,香味较差。据此,可采用比重法进行简单分级。在比重为1的水中浮起的果仁为1级,含油量72-80%。2级果仁的比重是1.0-1.025,含油量66-72%。用于浮选的溶液是在每加仑水(3.79升)中加入5盎司(155.9克)食盐制成的。沉于该溶液的种仁就是3级,含油量50-66%。粗壳种坚果的1级果仁率低,有些植株的果仁可能全是2、3级。而光壳种果仁通常90%是1级的。粗壳种果品味较劣,故不要把这两种果混在一起。

食用加工:坚果仁用油炸或焙炒均可。在135℃高温下焙炒40-50分钟,为防止果仁烧焦,须经常搅拌转动。也可在135℃下油炸12-15分钟至微黄即可。坚果仁炒熟或炸熟后再加盐,冷却后,尽快包装。通常是用真空玻璃瓶装,这样一般可保持几年不坏。

澳洲坚果的销售现状:
1960年美国的澳洲坚果农场售价为0.4美元/公斤。1980年1.54美元/公斤。1981-`1985年在1.4-1.8美元/公斤之间摆动。1987年国际市场价格为带壳果1.85美元/公斤,果仁11.0-13.2美元/公斤,炒制果仁19.8美元/公斤。1988年澳大利亚果仁价格为24.95美元/公斤,香港市场23.4港币/100克。进入80年代后,澳洲坚果的价格似乎已不再明显地攀升了。1997年澳大利亚商店的零售价格为带壳果5.99澳元/公斤(约合人民币2.4元/公斤),与巴西坚果、板栗等同价。

部分科研单位: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东湛江 530001
2. 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 云南 景洪 666100
3.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广西 530001
4. 四川省凉山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204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