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冬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冬瓜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
1、冬瓜枯萎病
(1)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主要危害茎叶。幼苗期发病,子叶发黄,不久干枯其根部或茎基部变褐色,缢缩或猝倒。成株期发病,植株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几天后全株枯萎。纵切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或茎基部纵裂,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2)防治方法
①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如轮作有困难,适当增施石灰有一定效果。
②选抗性强的品种 如广东青皮冬瓜。
③种子消毒 用温汤浸种法浸种或用50%多菌灵浸种1小时(500倍液)
④土壤消毒 育苗时用多菌灵消毒苗床或大田定植时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每亩3.5千克拌细土用。
⑤加强田间管理 控制土壤湿度,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雨后即排水,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雨后不追施,水偏施氮肥等。
⑥及时清除病株 并向病穴灌石灰乳。
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40%灭病威6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70%敌克松800倍液,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300-500毫升,隔7-10天再灌一次,连用2-3次。
2、冬瓜疫病
(1)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染病,茎叶及生长点呈水渍状或萎蔫,一二天后干枯死亡。成株期多在茎嫩尖或节部发病,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干燥时缢缩,使其上边茎叶萎蔫,逐渐枯死。纵切病茎,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发病,出现灰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天气干燥时病斑边缘明显。果实染病,一般茎基部的瓜先发病,表面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后病斑凹陷,很快发生大面积腐烂,瓜肉变黄褐色,表面稀稀拉拉长一层白霉。有时开裂,溢出胶状物。
(2)防治方法
①苗床消毒 一般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克加10千克细土拌匀撒床面上。
②适期播种,栽培不要过密 结瓜后垫草或把瓜吊起来,避免接触地面,雨季适当提前采收。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以下药剂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5%百菌清、50%多菌灵、70%托布津、65%代森锌、70%代森锰锌、58%瑞毒霉锰锌、25%瑞毒霉、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10%增效双效灵400倍液。灌根每株用对好的药液300-500毫升,7-10天一次,用2-3次。此外,可参考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实行轮作,选种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株等措施控制病害。
3、冬瓜蔓枯病
(1)症状 叶片病斑多在叶缘处,呈半圆形或自叶缘向内扩展成“V“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轮纹不明显,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粒点。蔓上主要是茎节处易感病,病斑初为暗褐色,后变黑,密生许多小黑粒点,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后期有时病茎干缩,纵裂似乱七八乱麻状,严重时引起蔓烂。果实多在幼瓜期花器感染,使果肉淡褐色软化或心腐。
(2)防治方法
①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②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或用种子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④地膜覆盖栽培。
⑤高畦栽培,利于排水。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以下药剂:50%甲基托布津、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0-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4、冬瓜病毒病
(1)症状 主要是花叶型病毒病。叶片先出现淡黄色不明显斑纹,逐渐形成浓淡不匀的花叶斑驳或大型环斑,致使整个叶片凹凸不平。全株发病,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或矮化。果实发病多为畸形瓜。
(2)防治方法
①防治蚜虫 用25%抗蚜威3000倍液喷雾。
②种子处理 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分钟或70%恒温干热处理72小时。
③及时拔除病株 深埋或烧毁。
④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喷洒。7-10天一次,连用2-3次。
5、冬瓜炭疽病
(1)症状 叶片染病,出现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呈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中央色淡,严重时叶片干枯。果实染病,多在顶部,先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成圆形凹陷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粉红色粒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使皮下果肉变褐或腐烂。
(2)防治方法 可参考蔓枯病的防治方法。此外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合液,或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7-10天一次,连用2-3次。
6、冬瓜日灼病
(1)症状 果实向阳面果皮呈黄白色孙规则形,病斑略皱缩下陷,果实坚硬不腐烂。
(2)发病条件 田间果实缺少叶面覆盖。
(3)防治方法 避免阳光直照果实,可用瓜叶覆盖。
(二)主要虫害
1、黄守瓜和黑守瓜
(1)形态特征 黄守瓜体长约9毫米,黄色长椭圆形,中后胸及腹部腹面为黑色,幼虫体长约12厘米,体细长,黄白色,头部黑褐色,腹部末节臀板长椭圆形,上有4条凹形纵纹。黑守瓜体长5.5-7毫米,宽3-4毫米,鞘翅、复眼和上颚顶端黑色,其余部分橙黄或橙红色。
(2)为害特点 成虫吃食叶片或环形或半环形缺刻,还能为害嫩茎花器及幼瓜,幼虫为害根部,是苗期毁灭性害虫。喜温暖潮湿,华南年发生3代。
(3)防治方法
①与芹菜、甘蓝、莴苣等非瓜类作物间作或轮作,减轻受害。
②于瓜苗周围土面撒施草木灰、石灰粉等,防成虫产卵。
③药剂防治。防成虫用40%氰戊菊酯2000倍液或21%灭杀毙6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防幼虫用8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硫磷乳油2500倍液灌根。
2、瓜绢螟
(1)形态特征 幼虫草绿色,老熟时体长26毫米,成虫体长11毫米,前后翅半透明,并闪金属紫光。
(2)为害特点 1-3龄幼虫在叶背啃食叶肉,呈灰白斑,遇惊即吐丝下垂转移它处为害。3龄后叶丝将叶片左右缀合或将嫩梢缀合,匿居其中取食,叶片穿孔或形成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幼虫能潜蛀瓜蔓或蛀食幼瓜和花,造成茎蔓枯死或幼瓜腐烂和花的脱落。
(3)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瓜园中的枯枝败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人工摘除卷叶 烧毁
③药剂防治 重点选择1-3龄幼虫期施药。可用药剂有: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7.5%虫霸乳油3000倍液,或生物病毒复合溶剂1500倍液,或1%农哈哈乳油5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20%氯马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7-10天一次,连用2-3次。
3、棕榈蓟马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毫米,金黄色,头近方形,复眼突出,单眼三角形排列,单眼间鬃位于眼三角连线之外,触角7节,翅2对,狭长,边缘有许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腹部扁长。
(2)为害特点 以若虫及成虫锉吸植株嫩梢、嫩叶、花和幼瓜汁液,被害植株生长点萎缩,变硬,茸毛变黑褐色或灰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出现畸形、硬化,严重时造成心叶枯死及落瓜。
(3)防治方法
①容器育苗。
②地膜覆盖栽培。
③及时清除枯枝败叶及田间杂草,深耕深翻。减少越茬虫源。
④药剂防治。当每株蓟马平均达到3-5头时喷药,用50%乙酰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90%万灵粉3000倍液,或24%万灵水1000倍液,或2.5%鱼藤精400倍液,98%巴丹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七星宝乳油600倍液。连喷2-3次。也可用根施毒土法,亩用巴丹原粉118克,配制20-25千克毒土,于苗期、初花期、幼瓜期各施一次。
4、瓜蚜
(1)形态特征 无翅蚜体长1.5-1.9毫米,夏季黄绿色,春、秋深绿色。体表被薄蜡粉。腹管黑色,层片两侧各具毛3根。
(2)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多群集在叶背,嫩茎和嫩梢刺吸汁液。梢受害,叶片卷缩,生长点枯死,严重时,尤其在瓜苗期,植株整株枯死。成长叶受害,干枯死亡,造成皱缩枯黄提前脱落,蚜虫为害还可引起煤烟病,降低植株光合作用,并可传播病毒病。
(3)防治方法 可用下列药剂防治: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二嗪农乳油,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灭杀毙6000倍液,40%氰戊菊酯6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应重点喷射嫩梢及叶背。
5、瓜实蝇
(1)形态特征 体长约8毫米,黄褐色,前胸左右及虫后胸有黄色的纵带纹,小盾片黄色,翅膜质透明,有暗褐色斑纹,腹部第1-2节背板全为淡黄或棕色。
(2)为害特点 成虫产卵于幼瓜表皮内,产卵部位常有白色流胶,卵孵化后,幼虫在瓜内取食。受害瓜,瓜畸形,皮硬味涩,严重时局部或全部腐烂发臭,造成大量落瓜。喜高温高湿,南方一年发生8代。
(3)防治方法
①及时摘除受害瓜,药剂处理或深埋烂落瓜。
②虫害严重地区幼瓜套袋。
③毒饵诱杀成虫。香蕉皮+香精+90%敌百虫或80%敌敌辅助畏,按40:1:0.5配成毒饵,装入容器挂于瓜棚下,每亩25-30个点。
④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中午或傍晚可选下列药剂喷洒:58%敌敌畏1000倍液,2.5%沃氰菊酯3000倍液,灭杀毙4000倍液,每4-6天一次,连喷2-3次。
6、瓜藤天牛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圆筒形,红褐色至黑褐色,体被棕黄色短绒毛。触角短,仅及体长之半,鞘翅上具2块由纵白线组成的似“川”、“子”形白斑。幼虫圆筒形,长13.17毫米,前胸黄褐色,其余乳白色。
(2)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蛀食瓜藤髓部。成虫产卵于瓜藤裂缝处,卵孵化后,幼虫从瓜藤节部蛀入,并在髓部取食。蛀孔处流出粘液,并有许多虫粪及碎屑排泄在外,蛀道很少跨过节间,被害部位附近组织局部膨大或畸形,严重时蛀孔上部分瓜藤枯萎死亡。
(3)防治方法
①种植前清洁田园,以消灭虫源。
②发现瓜株上有新鲜虫粪的蛀孔后,注入50%敌敌畏乳油10-20倍液少许,或用药棉沾少量同样药液堵塞虫孔,使幼虫中毒死亡。或在卵孵化高峰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用50%杀虫宝松乳油10000倍液喷雾,重点喷药于嫩藤上。
7、美洲斑潜蝇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2.3毫米,翅展1.3-1.7毫米,体淡灰黑色。壮举部黄色,眼后眶黑色,外顶鬃着生处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体腹面黄色,小盾片黄色。幼虫体长2.9-3.5毫米,蛆状,体表光滑柔软,低龄时呈乳白色,老熟幼虫呈黄白或鲜黄色。
(2)为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成虫刺伤叶片而取食汁液并产卵其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形成迂回曲折的隧道,严重时全叶叶肉被取食殆尽,残留上下表皮呈银灰状。
(3)防治方法
①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枯叶,在田外深埋或烧毁。
②深翻或进行水旱轮作,杀死地表虫蛹。
③药剂防治。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5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98%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杀虫双水剂300倍液喷雾。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