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橡胶树白粉病防治

作者:未知 来源:热带农业科教网 发表时间:2005-02-27 点击:
【字号:   打印
橡胶树白粉病

  白粉病是橡胶树重要病害之一,它对橡胶树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主要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发病严重时,引起胶树落叶、落花,从而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减产,种子失收,胶树生势衰弱,甚至新梢枯死。1959年此病在海南岛首次发生流行,有些地区胶树因病三次落叶,被迫推迟开割时间,使胶乳比上年同期减产一半以上。此后,1965年、1966年、1969年、1970年、1978年、1985年、1987年又相继大面积流行,海南岛南部地区几乎每年都发生流行。
一、症状
  本病菌只为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嫩梢和花序,不侵染老叶。嫩叶感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上出现辐射状的银白色菌丝,眼看好像蜘蛛丝,以后在病斑上出现一层白粉,形成大小不一的白粉病斑,这是本病最显著的特征。嫩叶感病初期若遇高温时,病斑上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南昌病斑变为红褐色。当气温适宜时,病斑还可恢复产生分生孢子,使病斑继续扩大。发病严重时,病顺布满白粉,甚至皱缩畸形变黄,最后脱落。不脱落的病叶,随着叶片的老化和气温升高,病斑上的白粉逐渐消失,留下白色癣状斑或黄褐色坏死斑。花序感病后出现一层白粉,病害严重时花蕾全部脱落,只留下光秃秃的花轴。
二、发病条件
  橡胶树白粉病菌是真菌,属半知菌亚门。菌丝生于寄主表面,无色透明,有分隔;分生孢子梗上产生数个分生孢子,这些分孢子陆续成熟,相继脱落,随着气流传播。发病条件:
  1.寄主物候:橡胶树新抽大量易感病的嫩叶是白粉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橡胶树大面积种植郁闭成林后,不但形成明显的落叶、抽叶过程,在春季还为病菌提供集中的大量的感病嫩叶,并使胶园形成一种荫凉高湿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病菌侵染、繁殖和传播,为病害流行提供了必需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白粉病菌只能有少量嫩叶和苗圃幼苗上辗转发生,渡过夏秋及冬天。
  2.越冬菌量:橡胶树冬季大落叶期间,白粉病菌主要集中在胶树不落的老叶、嫩梢和苗圃越冬。越冬菌量的多少与翌年白粉病的流行强度有关,因为基础菌量多,为越冬后的嫩叶提供大量的菌源,病害始见期早,重复侵染次数多,病害也就相对严重。
  3.气候条件:白粉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它的发生和流行同当地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白粉病发展的适温范围为15~22℃,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只要有一定的菌源和感病组织,病害便会迅速发展。嫩叶期出现高温天气,温度在26℃以上数天,病害的发展便会受到抑制;降雨、日照等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白粉病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它们作为温度的配合因素对病害流行起一定作用。低温阴雨是一个综合的有利于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因为这种气候减慢了叶片的老化速度,从而有利于病害泫行。
三、防治
  白粉病的防治要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品种抗性、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
  1.化学防治:在早春橡胶树抽叶前,摘除断倒树和正常树的冬嫩梢2~3次,并用硫磺粉或0.3波美度石灰硫磺合剂进行防治;在流行期,可使用担架喷粉机(如丰收30),热雾机或飞机喷施硫磺胶悬剂、粉锈宁、十三吗啉等有效农药。硫磺粉的用量,每亩每次0.8公斤左右,防治有效期10天。
  2.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可减轻病害发生和流行。
  3.选育抗病品系:选育抗病品系工作,国内外都做过一定的研究,但进展缓慢,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从生产上观察,在高产无性系中,以PB86、RRIM600发病较轻,海垦1病情中等,PR107、GT1、PB5/51抗病能力较差。
(责任编辑:WangQiang)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