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新闻动态

四十年的地铁情缘——陈韶章

作者:未知 来源:南方网 发表时间:2005-02-25 点击:
【字号:   打印
 今天(21日)上午,广州市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学习培训班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优秀共产党员钟南山、陈韶章、官国新和冯尚益的妻子范未、战友蔡艳等5位同志作了报告。以下是陈韶章同志的报告全文:

四十年的地铁情缘

陈韶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陈韶章,现任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党员同志们分享我对几十年从事地铁工作的感受和对“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的理解。

  我今年63岁,屈指算来,今年已经是我从事地铁工作的第四十个年头了。曾经有人问过我:“你这辈子干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修地铁!因为,这四十年里的每一天我都是为了修地铁”。回想起来,这四十年,我呆在地面下的时间比在地面上的时间多的多,生活中的黑夜要比白天长的多。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根白头发,但是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广州地铁每一根铁轨的铺设过程和细节。

  人的一生都会有梦想,实现梦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广州修建地铁,为人民出行提供更加快捷、准点、舒适、方便的交通工具,建成世界一流的地铁就是我的梦想。1999年2月16日8点30分的这一刻,我享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也是我最自豪的时候。我忘不了乘坐广州的第一班地铁列车,从芳村河畔西朗站出发,穿过坑口站、黄沙站、公园前站、东山口站、体育西站……到了广州东站的时候,我真是百感交集,禁不住热泪盈眶——在三十多年之后,我终于看到了广州的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我实现这一梦想的时刻,所有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所有的前尘往事,像演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

  一

  我从一个23岁、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今天63岁的白发老人,有幸见证了广州地铁四十年辛酸艰难而又可歌可泣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在这四十年里,为广州地铁所有辛勤工作过的和正在辛勤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作为他们的代表,首先,我要向他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并且向关心和支持广州地铁事业的领导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因为正是这些人四十年如一日的奋斗,才有了广州地铁今天的成就。

  广州地铁经历了艰难的历史旅程,从无到有,从一条到多条。记得1965年的秋天,我大学刚毕业,就跨进了广州地下电车工程指挥部的大门。这个指挥部后来改名为广州市九号工程指挥部,开始了以战备为主兼顾城市交通规划思想的地铁建设。由于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竣工后的九号工程无法运行地铁,而只能作为单一的人防隧道,广州拥有地铁的梦想第一次就触礁了。随后的几十年里,广州地铁的命运始终和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波折不断,工程曾经先后六次上马,但五次都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停下。

  在这不断的反反复复之中,因为等待得太久,也因为挫折太多,和我同一批分到地铁工作的同事,有的心灰意冷,对地铁失去了信心,有的离开地铁,到其他单位另谋高就。有些因年龄大了,未能等到地铁真正动工就退休了。那时,我也曾动摇过,也想过打退堂鼓。但值得庆幸的是,从陶铸、陈郁、曾生等老领导到现在的历任省市领导,一直都没有动摇过在广州修建地铁的决心,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建设地铁的步伐。特别是陈郁省长因为一直未建成地铁而耿耿于怀, 73岁高龄他还多次下到几十米深的隧道,关心九号工程能否改造通行地铁和新线筹备的事宜,直到病逝前也还念念不忘。正是因为这些领导同志的坚定决心,我看到了广州地铁的希望,并且在这种希望的鼓舞下,我坚持了下来,把在广州建设地铁看成是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历史证明,我们广州地铁人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我的坚持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改革开放给广州修建地铁吹来了春风。1984年6月6日,广州地下铁路筹建处终于成立了。

  1993年12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正式动工。开工典礼上,我和一起筹建地铁的同事们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又流下了热泪。从1965年开始,盼星星,盼月亮,在等了28年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地铁开工。28年啊,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28年?

  回想艰苦漫长的地铁筹建年代,工资奖金低,办公条件差,办公室连个杂工都没有条件配,地铁筹建处金锋主任和我,每天早上总是比上班时间早到一个小时,我们首先打扫卫生和打好开水,就开始学习外语,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然后才开始上班。这种学习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即使办公条件改善了,不用自己打扫卫生了,我如今每天仍然早到一个小时进行早读,这个习惯坚持了几十年,成了我的一种快乐。我把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读书笔记视同最宝贵的东西,宁可丢失多少钱也不能损失一本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前我们这代知识分子,有理想但无条件实现,到了改革开放后我们有了实现理想的条件,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种条件。我们建成的地铁一号线,有人说这是因为利用了大量国外政府的贷款,引进了主要核心机电系统设备,在外国顾问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才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我认为这也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因为我们这些有着广州地铁梦想的人的努力,为将广州地铁建成世界一流的地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一号线建设时,市委市政府决定一半投资利用国外的政府贷款,为此,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都参与了贷款国的竞争,并且提供了本国的技术作为竞争条件,有人形容这些资料足足有两吨重。我利用半年的时间把这些资料全部阅读了一遍,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从中找到了每个子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就如何把各子系统有机结合,提出了单个系统的先进性不代表综合系统的先进性的观点,指导一号线15个单机子系统合理有机集成的方案,从而使广州地铁一号线的综合功能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我如释重负,我终于可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陈郁省长,他魂牵梦绕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三十多年圆一个梦,我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州地铁,我从没后悔过,我庆幸自己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虽然搞建设的人日晒雨淋,风餐露宿,十分辛苦,但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所挚爱的事业,这正是我们知识分子的价值所在。

  如果说地铁一号线是扶着“洋拐杖”成长的,那么地铁二、三号线及后续新线的建设,则是地铁建设者靠着自己坚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当初建二号线时,国家的政策有了改变,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要达到70%的国产化率,并且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才能批准立项,广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二号线要在达到国产化率不低于70%的基础上,技术水平不能落后于一号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我意识到在“多快好省”建好二号线的同时,还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可是,如何创新呢?我们抓住车辆为设备的首要核心,提高整个地铁系统的节能、安全和可靠性、环境舒适度,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提出了几个创新的发展方向。当时有人劝我说:“二号线完全可以克隆一号线的技术,何必冒这个风险,花那么多心思呢”。我不那样想,我觉得广州地铁的建设资金是人民的血汗钱,要用这些血汗钱建成世界一流的地铁。通过地铁建设者的努力,二号线的平均造价从一号线的每公里6.6亿元下降到4.9亿元,建设周期也从一号线的五年半缩短到二号线的三年半,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二号线通过了由5名工程院院士和11名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科技成果鉴定。经鉴定,广州地铁二号线全线工程符合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合理、装备技术先进,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总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地铁二号线还创下了全非接触式IC卡、集中供冷、刚性接触网、屏蔽门、国产A型列车等五个国内第一,全非接触式IC卡自动售检票系统更是全世界首个应用,并且研发轨道综合减振技术和复合地层盾构施工法,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被建设部列为“2004年科技示范工程”,并获得200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广州地铁二号线在整体技术水平不低于一号线的前提下,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成了国内地铁界的典范。当时正是国内其他城市纷纷上马建地铁的高峰,作为成功建设两条地铁线路的总工程师,也曾有兄弟城市的地铁公司以高薪诚聘的善意邀请,但都被我婉言谢绝了。因为,在我的心中,广州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我把广州地铁看成是自己的唯一归宿。

  二

  对地铁事业,我无怨无悔,但对家庭,对亲人,我却有说不出的愧疚。拿我老伴的话来说:“这辈子我嫁给了你,而你又嫁给了广州地铁”。年轻的时候,我天天往工地跑,家里的事全都由她一个人扛。到了退休年龄,她本以为我可以陪他安享晚年,但地铁一声号令,我又继续留了下来。

  我的儿子和女儿已在多年前移居海外,如今都事业有成,成家生子。为了让子女们安心工作,前几年,老伴退休后也去了国外,我一个人留在了广州。我的生活很简单,白天下工地,碰到开饭时间就在工地的食堂吃,在办公室就吃公司饭堂送的盒饭,晚上回家煮点方便面或煮点粥就搞掂了。公司领导看到我这个老头子生活没人打理,曾打算安排一个员工专门帮我煮煮饭,我谢绝了。一个人生活虽然是清苦点,虽然我也是一个领导,但我还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不能搞这些特殊。老伴每次回国,总会大包小包地带一些吃的穿的给我,她知道我喜欢吃鱼,回国时,总带给我很多的鱼罐头,把储物柜塞得满满的,省去了我再去为吃穿费心。

  1992年5月,为选择贷款国,我和现任市人大副主任邵云平同志,原筹建处主任金锋同志考察法国巴黎、南美韦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地铁,返回时途经美国,经过旧金山时可以停留6个小时。此前我们从国外的外文资料中得知,旧金山有世界上知名的巴特系统(弯区快线),当时我和爱人已分开了很长时间,她早已在美国定居,本来可以利用这6个小时和她团聚团聚,可我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决不能错过。虽然我们都是第一次踏上美国国土,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但我们没去游览风景名胜,一下飞机,就要求我爱人带我们考察巴特系统。我爱人很理解我们的学习精神,亲自带我们去考察。在短短的2个小时的考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该系统的功能定位和技术标准。虽然我牺牲了与爱人团聚的宝贵6小时,但是每想到今年底即将开通的三号线就是在巴特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在广州市民面前展现国内首条120公里时速的快线,心中就感到非常的宽慰。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是这样,工作的需要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这样才是做到了共产党员份内的事情。

  三

  地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几十个专业,20多个子系统,没有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能涵盖各子系统和专业。如何当好一个称职的总工程师,是摆在我面前的最大的课题。除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外,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决策。

  我是学机械的,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使我掌握了国内外地铁各子系统技术发展方向,以及各专业的基本理论,从而为在广州地铁的建设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打下基础。

  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东西线地质条件相对简单一些,南北线地质条件则十分复杂,地下流沙层、地质断裂带、高强度花岗岩顽石等等,所有不利于施工的条件在广州地下处处皆是,其困难程度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世界罕见”。在广州地铁建设几上几下的过程中,鉴于九号工程就因为广从、清泉街等断裂带难于顺利通过,有人曾提出广州的地质条件根本没法建地铁。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短短的10多年里,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广州地铁二号线开通了,彻底推翻了“广州无法建地铁”的说法。九号工程未能通过广从、清泉街断裂带,而二号线却顺利通过,并且是大断面的车站站台矿山法暗挖隧道和洞群,这正是我们攻克了过去30多年未攻克的难关才得以实现的。

  我作为广州地铁工程建设的技术负责人,讲实在话,要说不累那是假话。毕竟年龄不饶人。地铁一号线建成开通的那年,我57岁,已经是即将退休的人。在建二号线时,大家劝我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追寻一辈子的地铁梦也已经圆了,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了。话虽这么说,但我心里明白,建成一条线,对广州地铁来说,那才是万里长征刚刚起步。再加上建二号线时,情况又和一号线不同,当时国家对地铁建设提出了国产化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设备国产化,同时完全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建地铁,这样一来二号线建设的难度就更大了。虽然我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地铁了,该圆的梦也圆了,但是我想,地铁的建设队伍还很年轻,需要我继续进行传、帮、带,国家培养了我几十年,我要竭尽全力发挥余热才是。所以我丝毫不敢怠慢,更加珍惜时光。

  2002年春节前的一天,2号线首期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为了尽快转到机电安装工作,加快进度,保证按期开通,我像往常一样到各工点检查,检查到火车站工地时,因为站台处的灯光很暗,一不小心跌进了车站站台的预留孔,又从预留孔跌到底板下面,安全帽摔出老远,手、脚全摔坏了,血流不止。我的助手们关心地劝我:“你这么大年纪,下几十米深的隧道,磕磕拌拌的让我们提心吊胆,以后你少下工地,坐在办公室听我们的汇报就行了。”我有我的想法。看看那些在隧道里挥汗如雨的民工们,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为建设广州地铁没日没夜的劳作,跟他们比,我的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他们也都是有家有儿女的人,在广州地铁的建设中,干着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报酬,作为甲方,我觉得我有责任监督管理好乙方,既要赶工程进度,更要保护好这些最基层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地铁建设是高风险的地下工程,在明挖和暗挖隧道的施工中,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广州地铁的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多次险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吃苦在前,做到哪里有险情我都要站在最前面,不论是沥滘、琶—琶区间还是体育西等的工程险情,我都站在最危险的第一线,沉着指挥,使重大险情一一化解,使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损失减少到最小。

  干地铁多年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省内出差办事,不论路途多远,也不管时间多晚,事情办完后当天就立即赶回广州。每天,一定要到工地上转转看看,不然睡觉就不安稳。从国外出差考察回广州,不论时差多久,第二天一早一定要7点半准时赶回公司上班,有时上午回广州,下午就下工地。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工程合同和招投标文件等着我签字,工地上有不少问题要处理,不论多晚,我也一定要把当天的文件和工地的问题处理完才离开办公室和工地,因为高强度的地铁建设,时间不等人,一刻也耽误不得啊!

  许多年轻人问我,整天一个人过着家、工地、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办公室吃盒饭,回家煮方便面就泡菜的“苦行僧”式的日子苦不苦?我告诉他们我很满足。干了一辈子地铁,终于老有所得建成了几条地铁线,可以让更多的广州市民能利用这种快捷的交通方式出行;虽然跟家人远隔重洋,但妻子能理解支持,儿女也事业有成。享受着这些,我觉得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值得,太值了!

  四

  地铁是个大型工程,每一条线路的投资都上百亿,每一个合同少则几十万,多则几十亿,而且这些工程合同大都会经我的手签发。用社会上不少人的惯性思维,要想发财致富是很容易的事。说实在话,处在这个位置上,各种利益上的诱惑的确很多。对待金钱的诱惑,我的态度是不该拿的坚决不拿。

  外省某单位,为了感谢我多年来对他们的一个大型技术咨询项目的支持,长期聘我为该单位的顾问,每月发给我补助,后来给了我一个存折,里面有7万元,我当即让秘书把钱上交总公司,作为公司的科研费基金,以后把该项补助也全部交给了组织。

  记得还有一次,有一个亲戚送给我爱人一笔钱,亲戚间的往来本来没什么,但后来得知这位亲戚与地铁公司有业务往来,我立刻让爱人把钱退了回去。多年来,与我们合作过的承包商也非常了解我的作风,知道靠送礼中标在广州地铁是行不通的。但也有一些新的合作者不相信,于是千方百计把礼品送给司机或者其他什么人,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原则是,尽量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无法退还的上交党组织,能退还的原物退还,凡是由别人代为退还的礼品或礼金,我都会亲自写上几句话,一是感谢他们的关心,二是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的要求正确、合理,我们都会支持的,要相信党,不要搞不正之风。

  我是国家花钱培养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我的劳动已在国家发的工资里得到体现,我没理由再拿额外的收入,以“工程咨询费”名义送的红包,我都一一上交党组织,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我也经常对我身边的年轻人讲,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过去几十年的理想就是亲手建起广州的地铁,现在终于实现了,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现在,广州要在2010年前建成9条地铁线,总长度达255公里。那时,广州将进入全世界地铁最发达城市的前10名。这机会多难得啊!我用我大半生的经历告诉我的员工们,这种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得到的,所以,只要广州地铁需要我,我将继续努力,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

  谢谢大家!(编辑:付刚)

(责任编辑:Wan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