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各种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聚合效应,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竞争力;指导行业协会履行本行业信息发布、技术开发、学习交流等职能,加强同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管理。我县目前已拥有各种行业协会24个。县水生作物研究所在县水生作物行业协会的帮助下,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茨菰等水生作物3000多亩,亩平增收200元以上,先后使8个水产品进入各大超市。
二是加强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一方面加强技术和知识培训,聘请专家学者讲授法律、经济、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等知识;另一方面开展以合作思想、合作原则、合作技巧、财务管理等为内容的专业培训,培养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合作意识。
三是大力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经济组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龙头组织,在资金贷款、信息共享、技术推广、市场准入、贸易出口、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合作经济组织联合重组,促使合作经济组织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龙头企业+大合作经济组织+千家万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坚持“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农民参股、按股收益的利润分配机制;完善合作经济组织董事会管理模式,建立协会基金使用监督制度;同时建立自我服务、风险防范、契约约束等相关机制,使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