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新闻动态

北京市大兴区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大丰收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表时间:2006-01-09 点击:
【字号:   打印

  “这种达到进口优质苗水平的火鹤种苗就是采用国内领先的火鹤组培高效繁殖及最低变异率控制技术生产出来的。”大兴区苗圃工作人员张宝珠指着一盆火鹤种苗说:“通过院区合作引进的这项技术,使火鹤种苗年生产能力从20万株提高到100万株,实现经济收入1050万元。”

  据了解,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三年的院区合作,大兴引进和推广新技术62项,形成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25项,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甘薯、甜椒、苜蓿等10类59个品种,形成了14套技术规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370万元。

  为提升主导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兴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于2002年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依托农科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双方确定了12个合作项目。三年累计投入540万元用于院区合作,加快了果树、蔬菜、花卉、畜禽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储备,开发和推广了羔羊、犊牛早期断奶,新型青贮饲料制作等一批养殖业关键技术;引进和推广了彩色马蹄莲、甜椒、番茄等59个种植业新品种。

  优新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过去黄金、丰水梨摘下后放不到一星期就软了,卖不上好价钱。”千亩精品梨园负责人吕宝和说:“现在采用新的储藏技术,贮藏期达到五六个月,提高了经济效益。”农科院针对果品保鲜贮藏难题展开了技术研究推广,对黄金、丰水梨贮藏果实适宜采收成熟度、冷藏温度、湿度及影响其贮藏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并首次对黄金梨黑心病进行了研究,提出贮藏指标体系及影响贮藏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黄金梨和丰水梨冷藏指南,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解决了贮藏过程中的梨果实软化和黑心问题。目前全区30座果品贮藏库全部应用这项技术,通过推广应用,每年果品贮藏量增加570万公斤以上,增收10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wq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