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上海市召开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到会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农委主任袁以星主持,各区县分管农业区县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市农委副主任施兴忠对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的有关文件作了解读,安信农业保险公司负责人作了工作报告,有关区县作了交流发言。
冯国勤同志在讲话中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解决好发展问题、民生问题、社会事业问题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从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积极意义。明年是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市委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重点是要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努力把农村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郊区。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壮大农业保险规模,提高农业保险抗风险能力,是确保上海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加速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上海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市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54号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农业保险,统一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考核奖励措施。
二、继续实行"以险养险"的模式,提高农业保险抗风险能力。"以险养险"是上海农业保险一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既夯实了农业保险的基石,反过来才能更好地支持和保护农业的生产、农民的利益。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赔付、高成本、低费率的特点,在目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实行"以险养险"的策略,方向是对的,也是可行的,但功能一定要定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现在关键是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组织好这项工作。
三、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增强农业保险公司发展的后劲。一是财政补贴问题。在国家有关扶持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出台前,市、区县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要继续保持稳定,并根据农业保险业务的拓展和承保面的扩大,适当调整财政补贴范围,逐步增加补贴总量。特别是每年的财政补贴要落实到位,这是对农业保险最大的支持。二是增资扩股问题。从近年来上海保险市场呈现出的快速发展势头来看,无论其深度还是密度都有了较快的增长,面对竞争激烈的商业险市场环境,从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来看,只有提高公司资本金,才能提高公司偿付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撑起一把"保护伞"。目前,上海农业保险仅占上海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还有更深、更宽广的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本金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业务很难实现新的突破。农业保险公司必须树立"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思想,业务逐步要向"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辐射,也必须把增资扩股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来,认真地加以研究。三是对农业风险基金保单未到期责任所形成的资金、资产划转问题,市农委已经专门下发了216号文件,希望各区县从大局出发,认真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