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新闻动态

韩国破解三农难题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发表时间:2006-04-01 点击:
【字号:   打印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从经济总量上看,韩国已成为世界第十经济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4万多美元。它的汽车、家电、半导体等工业制成品,手机、电脑等IT产品远输五大洲国际市场,每年为韩国创造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韩国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方面,韩国确实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也遇到“三农”问题———即农民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农村破产化。

  农民减少。1993年尚有农民540万,占人口比重的12%,10年后的2003年仅占总人口的7.4%。农村地区老龄化指标(65岁以上人口与14岁以下人口之比)急剧上升:1993年为87,2003年为260。

  农业空洞化。1990年农业占韩国GDP比重尚在7.3%,2002年仅为3.4%。2004年,农产品总值330亿美元,其中大米产值占1/3。

  农村经济破产。1993年农户平均收入为1693万韩元,负债683万韩元,收入多于债务。2003年,户均收入为2654万韩元,负债2697万韩元,收入不抵债务。10年里,农民收入只增长了57%,可债务增加了近4倍。城乡收入差距拉大:1994年,农民收入为市民收入的99.7%,几乎持平。可到2002年,前者仅为后者的73%。

  韩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基本上还是小农经济耕种方式。韩国农民户均耕地为1.36公顷。由于土地经营面积小,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再加上随着工业化进程,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都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必然水涨船高。韩国的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农产品价格平均高2.85倍。笔者2004年在韩国讲学时,那里的大米价格比我国高六七倍。

  按理说,通过工业制成品出口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韩国政府还面对外部要求开放其农产品市场、内部农民激烈反对开放的双重压力。政府方面任何可能损害农民利益的经济决策都可能引发政局震荡。各党派为争取农民手中的选票,保护农产品市场口号一个比一个叫得响。事实上韩国政府比一般国家的政府都更坚决维护本国农民利益。以大米为例,目前韩国进口的国外大米仅占韩国大米市场份额的4%,到2014年,也只能达到近8%。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OECD的《中国农业报告书》,从政府对农业对农民收入的支持比例看,美国为20%、欧盟为34%、日本为58%、韩国为63%,中国仅为6%。

  韩国政府也认识到,消极的保护措施容易触犯各国众怒,对解决本国“三农”问题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要设法扩大农民的经营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他们计划,鼓励农地转让到专业农户手中,把小规模经营为主的农民结构改变为平均经营达到6公顷的专业农户。并争取在2013年时,这些平均种植6公顷的专业农户负责生产全部大米的50%。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和本地产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由目前的54%提高到67%。每年培养1000名创业农民。将灾害保险的投保范围扩大到水稻和蔬菜。使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甚至超过城市居民。

  为实现这些支农目标,韩国政府计划从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里,共投入119万亿韩元(约合1190亿美元)的农业振兴资金,以支援面临市场开放的韩国农业。但愿这次输血能使韩国农业起死回生。

(责任编辑:wq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