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竹类烟煤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分叉小煤炱 |
病原学名: | Meliola furcata Lév.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小煤炱目,小煤炱属,分叉小煤炱 |
病原介绍: | 锤形足丝分瓣 , 卵形至长圆形。菌丝多刚毛 , 大小 3~6μm, 直立 , 叉状分枝 3~5 次 , 末枝呈 2~4 个齿状突起 , 有时短针状不分枝 , 大小 218~250 × 10μm。有性态子囊壳球形 , 黑色 , 大小 145~247μm。子囊褐色 , 椭圆形 , 大小 57~61 × 30~34μm , 内含子囊孢子 2~4 个。子囊孢子褐色 , 长圆形 , 具 4 个隔膜 , 大小 42~53 × 18~21μm。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等部位。初在叶上生疏松的黑色小斑,后不断扩展,致融合成较 坚硬的墨黑色霉层,遇雨水也不易冲刷掉,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 |
发病规律: |
该病发生诱因主要是通风透光差。温度高,加之蚜虫在叶片上取食、排泄粪便及分泌物,为煤污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适当修剪,改善竹林的通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及时防治竹茎扁蚜、竹叶扁蚜及半球介壳虫。(3)必要时喷洒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等部位。初在叶上生疏松的黑色小斑,后不断扩展,致融合成较
坚硬的墨黑色霉层,遇雨水也不易冲刷掉,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
病原Meliola furcata Lév.称分叉小煤炱,属子囊菌门真菌。锤形足丝分瓣,卵形至长圆形,菌丝多刚毛,大小3~6μm,直立,叉状分枝3~5次,末技呈2~4个齿状突起,有时短针状不分枝,大小218~250×10(μm)。有性态子囊壳球形,黑色,大小145~247μm。子囊褐色,椭圆形,大小57~61×30~34(μm),含子囊孢子2~4个。子囊孢子褐色,长圆形,具4个隔膜,大小42~53×18~21(μm)。此外Meliola phyllostachydis Yamam.称刚竹小煤炱,也可引起竹煤污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发生诱因主要是通风透光差。温度高,加之蚜虫在叶片上取食、排泄粪便及分泌物,为煤污菌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方法 (1)适当修剪,改善竹林的通风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2)及时防治竹茎扁蚜、竹叶扁蚜及半球介壳虫。(3)必要时喷洒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