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芝麻枯萎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Sessame Fusarium wil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尖孢镰孢芝麻专化型 |
病原学名: | 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 (Zaprometoff) Castellani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尖孢镰孢芝麻专化型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 无色 , 具隔膜 2~3 个。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 单胞无色。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较多 , 发病后根系和茎秆半边枯死或仅侧枝枯死 , 病部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 发病的一侧叶片变黄、萎蔫后枯死 , 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 湿度大时出现粉红色霉层 ,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幼苗的根 , 从根尖或伤口侵入 , 也能直接侵染健根 , 进入导管 , 向上蔓延到植株各部。连作地、土温高、湿度大的瘠薄砂壤土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 选用抗病品种如宁津八筒白、 A25-3 、巨野大歪嘴、金乡芝麻、平邑白芝麻、荣城黑芝麻、即墨杈芝麻等。 (2)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5 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 选用无病种子或播前种子用 55 ℃温水浸种 10 分钟或60℃温水浸种 5 分钟晾干后播种 , 或种子用 0.5% 的 96% 硫酸铜浸种 30 分钟。 (4)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5)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发病。 (6) 国外报道用百菌清进行土壤处理防效较好。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中部芝麻栽培区 , 发生普遍且严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出现猝倒或枯死。成株期发病较多 , 发病后根系和茎秆半边枯死或仅侧枝枯死 , 病部现红褐色干枯条斑 , 发病的一侧叶片变黄、萎蔫后枯死 , 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 湿度大时出现粉红色霉层 ,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f.sp.sesami(Zaprometoff)Castellani 称尖孢镰孢芝麻专化型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F.vasinfectium Atk.var.oxysporum Schlecht.、Fusarium vasinfectum var.sesami Zap.,F.vasinfectum Atk. 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两种: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 无色 , 具隔膜 2~3 个。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 , 单胞无色。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幼苗的根 , 从根尖或伤口侵入 , 也能直接侵染健根 , 进入导管 , 向上蔓延到植株各部。连作地、土温高、湿度大的瘠薄砂壤土易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如宁津八筒白、 A25-3 、巨野大歪嘴、金乡芝麻、平邑白芝麻、荣城黑芝麻、即墨杈芝麻等。 (2)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5 年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3) 选用无病种子或播前种子用 55 ℃温水浸种 10 分钟或60℃温水浸种 5 分钟晾干后播种 , 或种子用 0.5% 的 96% 硫酸铜浸种 30 分钟。 (4)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5)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减轻发病。 (6) 国外报道用百菌清进行土壤处理防效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