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玉米条纹矮缩病

作者:玉米 来源:Corn Maize stripe dwarf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玉米条纹矮缩病
病害别名: 玉米条矮病
病害英文名: Corn Maize stripe dwarf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玉米条纹病毒
病原学名:Maize stripe virus (MSpV),Tenuivirus
分类地位:纤细病毒属,玉米条纹病毒
病原介绍:病毒炮弹状 , 大小 200 ~250 × 70~80(mm), 每粒病毒有横纹 50 条 , 纹间距 4 nm 。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玉米
寄主英文名:corn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茎、穗、花序、苞叶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病株节间缩短 , 植株矮缩 , 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 , 后条纹上产生坏死褐斑。植株早期受害 , 生长停滞 , 提早枯死。中期染病植株矮化 , 顶叶丛生 , 雄花不易抽出 , 植株多向一侧倾斜。后期染病矮缩不明显。根据叶片上条纹的宽度分为密纹型和疏纹型两种。叶片、茎部、穗轴、髓、雄花序、苞叶及顶端小叶均可受害 , 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斑。
发病规律: 该病毒由灰飞虱传播。蚜虫、叶蝉、蓟马、土壤、种子和摩擦都不传毒。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为 8 小时 , 体内循回期最短 5 天。病毒不经卵传播。气温 20~30 ℃ 时 , 潜育期 7~20 天 , 一般 9 天。该病发生与灰飞虱若虫的发生有直接关系。3~4 龄若虫在田埂的杂草和土块下越冬。翌年春转入麦田 , 羽化后成虫有一部分迁飞到刚出苗玉米田为害。 7~8 月虫口最大 , 为害也重。玉米收割后又转移到田埂杂草上 , 潜入根际或土块下越冬。带毒若虫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灌溉次数多或多雨 , 地边杂草繁茂有利于灰飞虱繁殖。玉米第一水适时浇灌发病轻 , 过早或过迟发病重。田间湿度大易招来灰飞虱栖息。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 选种抗病品种高抗品种有武单早、武顶一号、陕单 5 号、庆单 7 号、 W341×野 6116 、 W341 ×单 624 等。 (2) 加强田间管理 , 适时播种。把好玉米第一次浇灌时间 , 争取在玉米出苗后 40~45 天浇头水。精细整地 , 增施磷钾肥 , 提高植株抗病力。 (3) 加强对灰飞虱的防治要抓好四个时期的工作 , 即越冬防治、麦田防治、药剂拌种和一代成虫迁入玉米初期的防治。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玉米条矮病。病株节间缩短 , 植株矮缩 , 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 , 后条纹上产生坏死褐斑。植株早期受害 , 生长停滞 , 提早枯死。中期染病植株矮化 , 顶叶丛生 , 雄花不易抽出 , 植株多向一侧倾斜。后期染病矮缩不明显。根据叶片上条纹的宽度分为密纹型和疏纹型两种。叶片、茎部、穗轴、髓、雄花序、苞叶及顶端小叶均可受害 , 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斑。 病原  Maize stripe virus (MSpV),Tenuivirus  称玉米条纹病毒。病毒炮弹状 , 大小 200 ~250 × 70~80(mm), 每粒病毒有横纹 50 条 , 纹间距 4 nm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由灰飞虱传播。蚜虫、叶蝉、蓟马、土壤、种子和摩擦都不传毒。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为 8 小时 , 体内循回期最短 5 天。病毒不经卵传播。气温 20~30 ℃ 时 , 潜育期 7~20 天 , 一般 9 天。该病发生与灰飞虱若虫的发生有直接关系。3~4 龄若虫在田埂的杂草和土块下越冬。翌年春转入麦田 , 羽化后成虫有一部分迁飞到刚出苗玉米田为害。 7~8 月虫口最大 , 为害也重。玉米收割后又转移到田埂杂草上 , 潜入根际或土块下越冬。带毒若虫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灌溉次数多或多雨 , 地边杂草繁茂有利于灰飞虱繁殖。玉米第一水适时浇灌发病轻 , 过早或过迟发病重。田间湿度大易招来灰飞虱栖息。 防治方法  (1) 选种抗病品种高抗品种有武单早、武顶一号、陕单 5 号、庆单 7 号、 W341×野 6116 、 W341 ×单 624 等。 (2) 加强田间管理 , 适时播种。把好玉米第一次浇灌时间 , 争取在玉米出苗后 40~45 天浇头水。精细整地 , 增施磷钾肥 , 提高植株抗病力。 (3) 加强对灰飞虱的防治要抓好四个时期的工作 , 即越冬防治、麦田防治、药剂拌种和一代成虫迁入玉米初期的防治。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玉米秃尖

下一篇:玉米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