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玉米空秆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Corn barren stalks |
病原信息: | 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玉米 |
寄主英文名: | corn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穗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玉米通常都结 1~2 个穗 , 一般一个穗的居多 , 但在生产过程中 , 常出现空秆, 影响产量提高。如在辽宁宽甸、岫岩、本溪、桓仁等地调查 , 空秆率 12%~20%,667㎡ 减产 50 kg, 常见有先天不育型空秆和不捻穗型空秆。 1994 年北京郊区玉米空秆率高达 17.3%, 全市 80% 以上的玉米田空秤率高于常年 2~3 倍。不少地区空秤率高达 60%~70%, 个别地块高达 90% 。全市万亩以上的 20 个主栽品种空秆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特点是平原地区高 , 北部山区低 , 品种间差异大 , 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发生程度不同。 |
发病规律: |
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 " 公玉米 ", 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问题。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 , 致茎秆中的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 , 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 , 但雄穗正常。不捻穗型空秆是指植株上有幼穗雏型 , 但不抽花丝 , 不结籽粒。其原因主要有 : 一是土壤瘠薄 , 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 , 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 二是密度过大 , 群体郁蔽 ,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 光合生产率低 , 个体瘦弱 , 影响雌穗发育 ; 三是管理跟不上 , 田间缺水少肥 , 造成植株早衰 ; 四是抽穗前出现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温冷害 , 影响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 , 有时发育终止 , 造成空秆 ; 五是机械损伤或蚜虫、叶螨、穗虫等为害猖獗 ; 六是品种选择失误 , 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条件 , 影响了穗分化 , 从而导致空秆 ; 七是气候因素。①干旱。生长期间 6 月份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 , 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 株矮秆细 , 难以正常结穗 , 空秆率增高。②高温。玉米抽雄、吐丝前后 5 天 , 温度过高易降低花粉生活力 , 影响授粉结实 , 空秆率高。③多雨、低光照。 7、8 月份在春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出现的多雨连阴天气是影响玉米授粉 , 导致空秆的一个重要原因。八是栽培因素。从品种看 , 生产上春玉米空秆发生程度较夏玉米高 , 这是因为夏玉米抽雄、吐丝期比春玉米受高温多雨影响小。从密度和投入看 , 据昌平县密度试验结果 , 春播、夏播玉米的空秆率是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每 667㎡ 超过 4500 株 , 空秆率明显上升 , 目前4600 株已达到密度饱和点。因为大群体的玉米生长前期 , 供应养分不足 , 难于达到苗齐、苗壮 , 植株个体生长不健壮 , 影响雌、雄穗的分化 , 从而导致玉米空秆 ; 九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肥量。 同一品种 ,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空秆率低。生产上肥料施用不足空秆率上升 ; 十是病虫害的影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 , 诱发病害种类多 , 面积广 , 为害重 , 也会加重空秆的形成。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营养失调 |
防治办法: |
(l) 在玉米品种选育或引种上 , 应重视和加强品种适应性研究 , 选用适合当地的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如北京北部山区春玉米现以掖单 13 为主 , 平原地区春玉米以农大60、 沈单 7 为主。平原地区夏玉米以唐抗 5 、 90-1 等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品种为主。其它地区应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当地的品种。 (2) 在目前地方水平条件下 , 每 667 ㎡ 4600 株的密度已基本达到群体饱和 , 不宜再增加。 (3) 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 (4)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 , 加强两茬秸秆还田 , 逐步提高地力。要求保证底肥和苗期施肥 , 小苗率高的田块要施偏肥 , 千方百计减少小苗 , 防止形成空秆。 (5) 合理轮作 , 重视整地和播种质量。做到适期播种 , 密度适当 , 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等 (6) 巧追幼穗分化肥 , 重追攻穗肥。如春玉米的中晚熟品种 , 在造期早播条件下 , 于拔节期 13~14 片叶时已进入雌穗座胎期 , 此期是决定穗胎大 小和籽粒行数、每行粒数的关键时期 , 因此在抽穗前 5~7 天重施攻穗肥 , 是实现穗大粒饱、力争双穗灭空秆的根本措施之一。 (7) 喷洒玉米壮丰灵 ( 吉林市农科所 ) 在高肥密植中晚熟高产玉米的雌穗小花分化期 , 即玉米抽雄穗之前 3~5 天或已有千分之几的雄穗刚要露出且尚未露出时 , 用玉米壮丰灵 27 时 , 对清水 2Okg 喷 1 次 , 可使株高、棒位降低、节间缩短 , 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防止倒伏 , 促进雌花发育 , 提高双棒率 , 避免秃头现象 , 有效防止了空秆和贪青 ,(8) 提倡施用 " 农家宝 "1 号 3O ml 拌玉米种子 , 使根系发达提高抗病力 , 提早发芽 36 小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 " 农家宝 "90 ml, 对水 5Okg 喷洒 , 可使叶片气孔关闭 , 减少水分蒸腾 , 提高抗旱能力。此外 , 也可在玉米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洒绿亨天宝植物生长调节剂 , 使玉米增产15% 。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玉米通常都结 1~2 个穗 , 一般一个穗的居多 , 但在生产过程中 , 常出现空秆, 影响产量提高。如在辽宁宽甸、岫岩、本溪、桓仁等地调查 , 空秆率 12%~20%,667㎡ 减产 50 kg, 常见有先天不育型空秆和不捻穗型空秆。
1994 年北京郊区玉米空秆率高达 17.3%, 全市 80% 以上的玉米田空秤率高于常年 2~3 倍。不少地区空秤率高达 60%~70%, 个别地块高达 90% 。全市万亩以上的 20 个主栽品种空秆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特点是平原地区高 , 北部山区低 , 品种间差异大 , 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发生程度不同。
病因 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 " 公玉米 ", 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问题。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 , 致茎秆中的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 , 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 , 但雄穗正常。不捻穗型空秆是指植株上有幼穗雏型 , 但不抽花丝 , 不结籽粒。其原因主要有 : 一是土壤瘠薄 , 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育所需 , 生殖器官不能形成 ; 二是密度过大 , 群体郁蔽 ,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 光合生产率低 , 个体瘦弱 , 影响雌穗发育 ; 三是管理跟不上 , 田间缺水少肥 , 造成植株早衰 ; 四是抽穗前出现掐脖旱或中期遇有低温冷害 , 影响或抑制了幼穗的分化 , 有时发育终止 , 造成空秆 ; 五是机械损伤或蚜虫、叶螨、穗虫等为害猖獗 ; 六是品种选择失误 , 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条件 , 影响了穗分化 , 从而导致空秆 ; 七是气候因素。①干旱。生长期间 6 月份干旱造成了小苗率高 , 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 株矮秆细 , 难以正常结穗 , 空秆率增高。②高温。玉米抽雄、吐丝前后 5 天 , 温度过高易降低花粉生活力 , 影响授粉结实 , 空秆率高。③多雨、低光照。 7、8 月份在春玉米抽雄、吐丝期间出现的多雨连阴天气是影响玉米授粉 , 导致空秆的一个重要原因。八是栽培因素。从品种看 , 生产上春玉米空秆发生程度较夏玉米高 , 这是因为夏玉米抽雄、吐丝期比春玉米受高温多雨影响小。从密度和投入看 , 据昌平县密度试验结果 , 春播、夏播玉米的空秆率是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每 667㎡ 超过 4500 株 , 空秆率明显上升 , 目前4600 株已达到密度饱和点。因为大群体的玉米生长前期 , 供应养分不足 , 难于达到苗齐、苗壮 , 植株个体生长不健壮 , 影响雌、雄穗的分化 , 从而导致玉米空秆 ; 九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施肥量。 同一品种 ,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空秆率低。生产上肥料施用不足空秆率上升 ; 十是病虫害的影响。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 , 诱发病害种类多 , 面积广 , 为害重 , 也会加重空秆的形成。
防治方法 (l) 在玉米品种选育或引种上 , 应重视和加强品种适应性研究 , 选用适合当地的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如北京北部山区春玉米现以掖单 13 为主 , 平原地区春玉米以农大60、 沈单 7 为主。平原地区夏玉米以唐抗 5 、 90-1 等综合性状好、丰产、稳产性品种为主。其它地区应因地制宜确定适合当地的品种。 (2) 在目前地方水平条件下 , 每 667 ㎡ 4600 株的密度已基本达到群体饱和 , 不宜再增加。 (3) 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 (4)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 , 加强两茬秸秆还田 , 逐步提高地力。要求保证底肥和苗期施肥 , 小苗率高的田块要施偏肥 , 千方百计减少小苗 , 防止形成空秆。 (5) 合理轮作 , 重视整地和播种质量。做到适期播种 , 密度适当 , 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等 (6) 巧追幼穗分化肥 , 重追攻穗肥。如春玉米的中晚熟品种 , 在造期早播条件下 , 于拔节期 13~14 片叶时已进入雌穗座胎期 , 此期是决定穗胎大 小和籽粒行数、每行粒数的关键时期 , 因此在抽穗前 5~7 天重施攻穗肥 , 是实现穗大粒饱、力争双穗灭空秆的根本措施之一。 (7) 喷洒玉米壮丰灵 ( 吉林市农科所 ) 在高肥密植中晚熟高产玉米的雌穗小花分化期 , 即玉米抽雄穗之前 3~5 天或已有千分之几的雄穗刚要露出且尚未露出时 , 用玉米壮丰灵 27 时 , 对清水 2Okg 喷 1 次 , 可使株高、棒位降低、节间缩短 , 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防止倒伏 , 促进雌花发育 , 提高双棒率 , 避免秃头现象 , 有效防止了空秆和贪青 ,(8) 提倡施用 " 农家宝 "1 号 3O ml 拌玉米种子 , 使根系发达提高抗病力 , 提早发芽 36 小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 " 农家宝 "90 ml, 对水 5Okg 喷洒 , 可使叶片气孔关闭 , 减少水分蒸腾 , 提高抗旱能力。此外 , 也可在玉米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洒绿亨天宝植物生长调节剂 , 使玉米增产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