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鱼尾葵叶斑病

作者:鱼尾葵 来源:Common fishtailpalm Phyllostic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鱼尾葵叶斑病
病害别名: 鱼尾葵黑斑病
病害英文名: Common fishtailpalm Phyllosticta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假桄榔叶点霉
病原学名:Phyllosticta caryotae Shen.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假桄榔叶点霉
病原介绍:孢子器黄褐色,扁球形,1~2个孔口,有喙,大小110~300μm,高70~100μm,器壁厚,膜质。环痕式产孢,产孢细胞单胞,瓶形。分生孢子梭形,单胞无色,无油球,大小5~9×1.5~1.8(μm)。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褐色色素。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鱼尾葵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初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病斑边缘稍隆起,后叶片两面病斑上聚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7~8月发生重,严重时,一叶上有多个病斑,且常融合成不规则大斑。
发病规律: 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管理不善、浇水失控,植株长势弱易发病。夏季高湿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不要放置在湿度过大的地方,尤其不宜长期放在高湿的棚室内,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增施磷钾肥或喷施花肥,促其生长,增强抗病力。(2)发病初期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3~4次或更多。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黑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受害。叶片染病初生黑褐色小圆斑,后扩展为椭圆形、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病斑边缘稍隆起,后叶片两面病斑上聚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7~8月发生重,严重时,一叶上有多个病斑,且常融合成不规则大斑。 病原 Phyllosticta caryotae Shen称假桄榔叶点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暗黑色至黑色,大小150~200μm。分生孢子纺锤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5~9×2.2~5.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释放出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管理不善、浇水失控,植株长势弱易发病。夏季高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不要放置在湿度过大的地方,尤其不宜长期放在高湿的棚室内,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增施磷钾肥或喷施花肥,促其生长,增强抗病力。(2)发病初期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3~4次或更多。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鱼腥草白绢病

下一篇:鱼尾葵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