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榆叶梅叶斑病

作者:榆叶梅 来源:Flowering plum Coniothyrium le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榆叶梅叶斑病
病害别名: 榆叶梅斑点病
病害英文名: Flowering plum Coniothyrium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梨生盾壳霉
病原学名:Coniothyrium piricola Poteb.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盾壳霉属,梨生盾壳霉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40~70μm,器壁炭质,孔口10~12μm。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球形,单胞,浅褐色,大小3.3~6.6×2.2~3.3(μ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榆叶梅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浅褐色,四周深褐色,大小3~10mm,病部后期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易脱落穿孔。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由分生孢子器内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注意庭院的清洁,秋末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马上喷洒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1:100倍式波尔多液、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浅褐色,四周深褐色,大小3~10mm,病部后期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易脱落穿孔。 病原 Coniothyrium piricola Poteb.称梨生盾壳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至扁球形,大小40~70μm,器壁炭质,孔口10~12μm。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球形,单胞,浅褐色,大小3.3~6.6×2.2~3.3(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由分生孢子器内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注意庭院的清洁,秋末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2)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马上喷洒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1:100倍式波尔多液、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责任编辑: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