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油松落针病

作者:油松 来源:Chinese pine needle leaf cast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油松落针病
病害别名: 松针散斑病
病害英文名: Chinese pine needle leaf cas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松针散斑壳
病原学名:Lophodermium pinastri (Schrad. ex Fr.) Chev.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纲星裂盘菌目,散斑壳属,松针散斑壳
病原介绍:子囊盘黑色有光泽,长椭圆形。子囊棍棒状,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线形无色。18℃时子囊孢子萌发率高达80%,15~20℃为50%,萌发温限为1~35℃。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油松
寄主英文名:chinese pine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该病多侵染两年生针叶,少数一年生针叶也可染病。初期针叶上出现黄绿色斑纹,后扩大呈淡褐色,最后全针黄褐色,病斑上有很多小黑点,即性孢子器。在落地病针上产生很多黑色横线和椭圆形病斑。
发病规律: 病菌在落针上形成子囊盘,翌春产生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该菌潜育期28~102天,平均50天才出现分生孢子器。此后60天,有时一年才形成子囊盘,平均3个月。子囊孢子释放期为2个月,每年6、8月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一般松林郁蔽、土壤贫瘠发病率高。温暖多雨的年份和季节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清除落地病针是预防该病重要措施。(2)提倡在发病初期进行地面与树上相结合喷药预防,可减少初侵染源。药剂选用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加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又称松针散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观赏植物上的重要病害。该病多侵染两年生针叶,少数一年生针叶也可染病。初期针叶上出现黄绿色斑纹,后扩大呈淡褐色,最后全针黄褐色,病斑上有很多小黑点,即性孢子器。在落地病针上产生很多黑色横线和椭圆形病斑。病原 Lophodermium pinastri (Schrad. Ex Fr.) Chev.称松针散斑壳,及L.parasiticum B. Z. He et Yang等12种。均属子囊菌门真菌。无性态为Ptostroma pinastri Desness称松半壳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在落地病针上的有黑色光泽的椭圆形病斑,即子囊盘,长椭圆形。子囊棍棒状,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线形无色。18℃时子囊孢子萌发率高达80%,15~20℃为50%,萌发温限为1~35℃,秋季子囊盘在落针上形成。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落针上形成子囊盘,翌春产生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源。该菌潜育期28~102天,平均50天才出现分生孢子器。此后60天,有时一年才形成子囊盘,平均3个月。子囊孢子释放期为2个月,每年6、7月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一般松林郁蔽、土壤贫瘠发病率高。温暖多雨的年份和季节发病重。(1)清除落地病针是预防该病重要措施。(2)提倡在发病初期进行地面与树上相结合喷药预防,可减少初侵染源。药剂选用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加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7000倍液。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油松锈病

下一篇:油松立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