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益智根结线虫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根结线虫 |
病原学名: | Meloidogyne incognita |
分类地位: | 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异皮总科,根结线虫属,根结线虫 |
病原介绍: | 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 ~ 1.5×0.03 ~ 0.04 (mn);雌成虫梨形,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大小0.44 ~ 1.59×0.26 ~ 0.81 (mm)。 |
|
病原图: |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益智 |
寄主英文名: | galangal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幼苗、大田l~2龄的植株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病原线虫侵入寄主根部后,刺激根系组织过度生长,形成许多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瘤状物(虫瘿人虫瘿初为白色,后变浅褐色,单生或连接成串珠状。解剖虫瘿,肉眼可见到发亮的乳白色雌虫),重病株地上部分表现矮小,叶色褪绿,无光泽,叶绿卷曲,呈失水缺肥状态,最后根部变褐腐烂,整株死亡。 |
发病规律: |
此病以线虫的幼虫在土壤中或以成虫和卵在病根的虫瘿中越冬。土壤中的幼虫和卵孵化后的幼虫可以在土壤中作短距离的移动,当线虫接触到益智的幼嫩根部时便可侵入,并分泌一些物质刺激根部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瘦。在条件适宜时,根结线虫20一30天就可完成一代。病根的残留组织、病土及灌溉水均可传播此病。 根结线虫喜欢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生活,当土温25-30℃,土壤湿度40%时,最适宜于线虫发育,10℃以下就停止活动。由于海南岛气温高,此病整年都可发生。地势高,干燥、结构疏松的砂质土发病严重,连作的田块发病也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线虫 |
防治办法: |
1.选用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避免在连作和有其寄主的砂质地上育苗。 2.若在发病苗圃地连作,可先用杀线虫剂二溴氯丙烷等作土壤消毒,10—15天后再播种。 3.重病田防治可使用对益智无药害的杀线虫剂开沟灌施或打洞注入土中。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中文名称:益智根结线虫病 别名:
英文名称: 病原学名:Meloofogyne sp
分类地位:
症状:病原线虫侵入寄主根部后,刺激根系组织过度生长,形成许多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瘤状物(虫瘿人虫瘿初为白色,后变浅褐色,单生或连接成串珠状。解剖虫瘿,肉眼可见到发亮的乳白色雌虫),重病株地上部分表现矮小,叶色褪绿,无光泽,叶绿卷曲,呈失水缺肥状态,最后根部变褐腐烂,整株死亡。
发病部位:主要为害益智苗圃的幼苗,也能侵染大田l~2龄的植株。
病原菌:病原线虫是一种根结线虫(Meloofogyne sp.)。雄虫呈线形,无色透明;雌虫梨形乳白色,头尖细,腹部膨大。卵呈蚕茧状,一侧稍凹陷,一侧稍隆起。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很广。
侵染循环:此病以线虫的幼虫在土壤中或以成虫和卵在病根的虫瘿中越冬。土壤中的幼虫和卵孵化后的幼虫可以在土壤中作短距离的移动,当线虫接触到益智的幼嫩根部时便可侵入,并分泌一些物质刺激根部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瘦。在条件适宜时,根结线虫20一30天就可完成一代。病根的残留组织、病土及灌溉水均可传播此病。
发病规律:
发病条件:根结线虫喜欢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生活,当土温25-30℃,土壤湿度40%时,最适宜于线虫发育,10℃以下就停止活动。由于海南岛气温高,此病整年都可发生。地势高,干燥、结构疏松的砂质土发病严重,连作的田块发病也重。
预测预报: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地或生荒地育苗,避免在连作和有其寄主的砂质地上育苗。
2.若在发病苗圃地连作,可先用杀线虫剂二溴氯丙烷等作土壤消毒,10—15天后再播种。
3.重病田防治可使用对益智无药害的杀线虫剂开沟灌施或打洞注入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