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叶菾菜病毒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Swiss chard virus disease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甜菜花叶病毒 |
病原学名: | BMV |
分类地位: | 病毒界RNA病毒,雀麦花叶病毒属,甜菜花叶病毒 |
病原介绍: | 甜菜花叶病毒,粒体线条状,稀释终点1000倍,致死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24-48小时。主要由蚜虫传播,其次汁液接触也能传病。
|
病原中文名: | 黄瓜花叶病毒 |
病原学名: |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
分类地位: | ,黄瓜花叶病毒 |
病原介绍: | 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
|
病原图: |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 : 叶片现黄花叶 , 心叶则多呈皱缩花叶 , 严重影响幼苗生长发育。成株发病 : 症状有花叶、卷叶、畸形皱缩、叶组织增厚以至叶尖或叶缘变黑焦枯等多种 , 单独出现或混合出现 , 致植株发育受阻 , 甚者萎缩 ,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
发病规律: |
两种病毒均可在莙荙菜植株上或在田间其他寄主植物上存活越冬 , 并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及棉蚜等多种蚜虫传播。种子也可能带毒。任何有利于传毒虫媒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田间生态条件都有利于本病发生。田间农事操作也有助于病毒的汁液摩擦传染 , 从而使病害蔓延扩大。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病毒 |
防治办法: |
(1) 从无病株上选种 , 适期早播种 , 早间苗 , 早定苗。苗期浇小水 , 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前后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 , 并从苗期开始早防蚜 , 连续防治 , 以减少蚜虫传毒。 (2) 提倡采用防虫网 , 在网内种植莙荙菜。 (3) 发病初期喷洒 1.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纳 ( 植病灵 ) 乳油 700 倍液或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3.8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水乳剂 600 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受害 : 叶片现黄花叶 , 心叶则多呈皱缩花叶 , 严重影响幼苗生长发育。成株发病 : 症状有花叶、卷叶、畸形皱缩、叶组织增厚以至叶尖或叶缘变黑焦枯等多种 , 单独出现或混合出现 , 致植株发育受阻 , 甚者萎缩 , 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 (CMV ) 和甜菜花叶病毒 (BMV ) 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种病毒均可在莙荙菜植株上或在田间其他寄主植物上存活越冬 , 并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及棉蚜等多种蚜虫传播。种子也可能带毒。任何有利于传毒虫媒蚜虫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田间生态条件都有利于本病发生。田间农事操作也有助于病毒的汁液摩擦传染 , 从而使病害蔓延扩大。
无公害防治法 (1) 从无病株上选种 , 适期早播种 , 早间苗 , 早定苗。苗期浇小水 , 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前后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 , 并从苗期开始早防蚜 , 连续防治 , 以减少蚜虫传毒。 (2) 提倡采用防虫网 , 在网内种植莙荙菜。 (3) 发病初期喷洒 1.5% 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纳 ( 植病灵 ) 乳油 700 倍液或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3.85% 三氮唑核苷?铜?锌 ( 病毒必克 ) 水乳剂 600 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