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叶缘变褐焦枯

作者:花烛 来源:不详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叶缘变褐焦枯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病原信息: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花烛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叶片黄化、叶缘变褐水渍状、叶缘变褐焦枯等症状,这里的黄化主要是指生理原因引起的,不是指自然衰老引起的黄叶。
发病规律: 一是水黄多系浇水过多,致部分须根腐烂,影响花烛吸水吸肥引起嫩叶变黄或变褐,呈水渍状。二是旱黄浇水不足,浇水间隔时间长或浇水量不够,尤其是长期浇半截子水,造成水分供给不足,植株水分蒸发大于吸水,引起叶片外缘变黄或变褐焦枯,严重时叶柄下垂。三是肥黄尤其是施用氮肥过多,磷钾缺乏时,常引起老叶变黄,严重时叶尖干枯乃至整叶焦黄。反之久未施肥,缺少氮素营养,常致叶薄变黄。四是土壤偏酸或偏碱,南方土壤偏酸时,续元素易流失,花烛缺续叶脉间失绿发黄。北方土壤偏碱易造成缺铁,也会使花烛逐渐失绿变黄。五是高温、强光直射易引起叶尖或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六是荫蔽过度。长期光线不足,致生长衰弱,叶片变薄黄化。七是密不通风花烛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八是空气干燥。喜欢湿润的花烛出现叶缘枯焦或边缘卷曲。九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养护温度过高,植株蒸腾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应不足造成叶片发黄。如养护温度长期低于15℃,也会出现叶片变黄。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水分失调
防治办法: 花烛叶片黄化、叶缘变褐焦枯往往是由于综合因素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有的是几种原因引起的,这就需要仔细观察,进行实地分析,做到对症防治,才能收效。(1)防治水黄,从控制浇水入手,注意使根系通气良好,提倡采用滴灌。(2)防治旱黄出现旱黄时,先浇少量水,待萎蔫恢复后再浇足,不能马上浇大水,花烛进入生长旺盛期,浇水量要逐渐增多,早春浇水提倡在午前进行,夏季浇水应充足,空气湿度应保持85~95%,除正常浇水外,每天应喷水2~3次,以细雾滴为佳。进入10月份以后,需水量减少,要控制浇水。(4)防止肥黄环境,有利该病发生流行,花烛喜高温高湿,浇水方法不当或叶上有微小伤口易发病,多雨或高温、高湿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火鹤花要求高温、高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光线不宜过强。生长季节每月施稀薄肥1次,除正常浇水外,每天应喷水l㎡次,但不要把水浇在花序喇叭口中。10月份移入温室弱光处或使用遮阳网,适当控制浇水。(2)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3)隔15天左右,向叶面喷施1%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力。(4)长途贮运时提倡用空调车,控制温、湿度。用封闭货车,要设法通风换气。(5)发病期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使百克(咪鲜安)乳油8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花烛是难养护的鲜切花卉之一,尤其是盆栽的花烛比露地栽培的更易出现叶片黄化、叶缘变褐水渍状、叶缘变褐焦枯等症状,这里的黄化主要是指生理原因引起的,不是指自然衰老引起的黄叶。 病因 比较复杂,常见的有9种。一是水黄多系浇水过多,致部分须根腐烂,影响花烛吸水吸肥引起嫩叶变黄或变褐,呈水渍状。二是旱黄浇水不足,浇水间隔时间长或浇水量不够,尤其是长期浇半截子水,造成水分供给不足,植株水分蒸发大于吸水,引起叶片外缘变黄或变褐焦枯,严重时叶柄下垂。三是肥黄尤其是施用氮肥过多,磷钾缺乏时,常引起老叶变黄,严重时叶尖干枯乃至整叶焦黄。反之久未施肥,缺少氮素营养,常致叶薄变黄。四是土壤偏酸或偏碱,南方土壤偏酸时,续元素易流失,花烛缺续叶脉间失绿发黄。北方土壤偏碱易造成缺铁,也会使花烛逐渐失绿变黄。五是高温、强光直射易引起叶尖或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六是荫蔽过度。长期光线不足,致生长衰弱,叶片变薄黄化。七是密不通风花烛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八是空气干燥。喜欢湿润的花烛出现叶缘枯焦或边缘卷曲。九是温度过高或过低,养护温度过高,植株蒸腾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应不足造成叶片发黄。如养护温度长期低于15℃,也会出现叶片变黄。 防治方法 花烛叶片黄化、叶缘变褐焦枯往往是由于综合因素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有的是几种原因引起的,这就需要仔细观察,进行实地分析,做到对症防治,才能收效。(1)防治水黄,从控制浇水入手,注意使根系通气良好,提倡采用滴灌。(2)防治旱黄出现旱黄时,先浇少量水,待萎蔫恢复后再浇足,不能马上浇大水,花烛进入生长旺盛期,浇水量要逐渐增多,早春浇水提倡在午前进行,夏季浇水应充足,空气湿度应保持85~95%,除正常浇水外,每天应喷水2~3次,以细雾滴为佳。进入10月份以后,需水量减少,要控制浇水。(3)防止肥黄培养基质用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可用园土、腐叶土和粗木泥炭按1:2~3:1混合配制,也可用水苔、干蕨茎,掺入少量有机肥,按1:3混合。生长期每月埋入少量花生麸、骨粉、颗粒复合肥等作补充,但仍须以追肥为主,浇水时施入稀薄有机液肥,也可根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4)花烛原产南美洲赤道附近,喜温暖,终年生长温度20~30℃,18~21℃也能适应,要求温度变化幅度不大,越冬温度应高于15℃。(5)花烛喜明亮的中等光线,如清晨和傍晚的阳光,忌阳光直射。(6)南方红壤土地区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易缺镑,可喷施0.l~0.3%的硫酸续溶液。北方偏碱地区缺铁时,可向叶面喷洒0.2~0.3%的硫酸亚铁溶液。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叶子花低温冷害

下一篇:叶菾菜蛇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