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一品红煤污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Poinsettia sooty mold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枝孢属 |
病原学名: | Cladosporium sp.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枝孢属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梗黑色,顶端或中部形成分枝,产孢部分作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单细胞或双细胞,黑褐色,圆筒形、卵圆形,柠檬形或不规则形,单生,常芽殖形成短串。 |
病原中文名: | 链格孢属 |
病原学名: | Alternaria sp.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梗深色,以和轴式延伸,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从产孢孔内长出,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喙状细胞。 |
|
病原图: |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叶片上初生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在叶面局部或在叶脉附近,严重的覆满叶面,一般都生在叶面,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
发病规律: |
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过休眠期,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蚜虫、叶螨、粉虱等传播蔓延,阴蔽湿度大棚室和梅雨季节易发病口粉虱多时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2)白粉虱猖獗为害时及时喷洒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叶螨猖獗时喷洒10%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洒螨死净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洒花保100~150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3)煤污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叶片上初生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在叶面局部或在叶脉附近,严重的覆满叶面,一般都生在叶面,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病原 Cladosporium sp.称一种枝孢和Alternaria sp.称一种链格孢,均属半知菌类真菌。枝孢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榄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细胞,少双胞。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棒形,大小9.5~40×5~11.25(μm),有纵横隔膜,喙短。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过休眠期,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蚜虫、叶螨、粉虱等传播蔓延,阴蔽湿度大棚室和梅雨季节易发病口粉虱多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2)白粉虱猖獗为害时及时喷洒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叶螨猖獗时喷洒10%除尽悬浮剂1000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洒螨死净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洒花保100~150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3)煤污病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