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一品红细菌性溃疡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Poinsettia bacterial canker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萎蔫短小杆菌一品红致病变种 |
病原学名: |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poinsettiae 、Corymbacurium poinsettiae (Starr et piro.) Burkh. |
分类地位: | 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短小杆菌属,萎蔫短小杆菌一品红致病变种 |
病原介绍: | 菌体为短小不规则杆菌,随菌龄老化,菌体变短成球状,大小0.6~3×0.4~0.6(μm),无芽孢,具侧生鞭毛,能游动,革兰氏染色阳性,但老龄细胞常为阴性。菌落灰黄色,少数橙色或粉红色,稍隆起。最适生长温度24~27℃。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茎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初发病时叶片上产生淡色斑点,后扩展成灰褐色斑疤。绿茎上出现狭长水渍状条纹,当发展到系统侵染时,维管束组织变褐,茎皮变黄,茎杆开裂且有细菌流胶,严重的叶片脱落,枝条枯死。 |
发病规律: |
病原细菌在病株上存活或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借淋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湿度大时易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细菌 |
防治办法: |
(1)选用健康种苗栽植。(2)发现病株及时清除。(3)插条用68%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浸泡30分钟。(4)喷洒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水溶性粉剂2000倍液有效。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初发病时叶片上产生淡色斑点,后扩展成灰褐色斑疤。绿茎上出现狭长水渍状条纹,当发展到系统侵染时,维管束组织变褐,茎皮变黄,茎杆开裂且有细菌流胶,严重的叶片脱落,枝条枯死。
病原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 poinsettiae 异名为Corymbacurium poinsettiae (Starr et piro.) Burkh.称萎蔫短小杆菌一品红致病变种。菌体为短小不规则杆菌,随菌龄老化,菌体变短成球状,大小0.6~3×0.4~0.6(μm),无芽孢,具侧生鞭毛,能游动,革兰氏染色阳性,但老龄细胞常为阴性。菌落灰黄色,少数橙色或粉红色,稍隆起。最适生长温度24~27℃。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在病株上存活或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借淋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湿度大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健康种苗栽植。(2)发现病株及时清除。(3)插条用68%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浸泡30分钟。(4)喷洒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水溶性粉剂2000倍液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