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洋葱炭疽病

作者:洋葱 来源:Onion anthracnose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洋葱炭疽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Onion anthracno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葱炭疽菌
病原学名:Colletotrichum circinans (Berk.) Vogl.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葱炭疽菌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盘浅盘状 , 基部褐色 , 上生黑色刺毛状刚毛。分生孢子梗单胞 , 无色 , 棍棒状 , 大小 11~18 × 2~3μm。分生孢子纺锤形 , 单胞无色 , 弯曲度大 , 大小 17.5~22.5 × 3.0~3.5μm。病菌 4~34 ℃均可发育,20 ℃最适 ; 孢子萌发适温 20~26 ℃。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洋葱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花茎、鳞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初生近纺锤形不规则淡灰褐色至褐色病斑 , 上生许多 小黑点 , 严重的上部叶片枯死。鳞茎染病 , 外层鳞片生出圆形暗绿色或黑色斑纹 , 扩大后连片 , 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 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发病规律: 以子座或分生孢子盘或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染病的鳞茎上越冬 , 翌年 , 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 , 靠雨水飞溅传播蔓延。10~32 ℃均可发病,26 ℃最适。该菌产出分生孢子要求高湿条件。因此 , 多雨年份 , 尤其是鳞茎生长期遇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 , 低洼地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 提倡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 (2) 与非葱类作物实行 2 年以上轮作。 (3) 种植抗病品种。 (4) 发病初期喷洒 25% 咪鲜胺 ( 使百克 ) 乳油 1000 倍液 , 或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 1 次 , 防治 1~2 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花茎和鳞茎。叶初生近纺锤形不规则淡灰褐色至褐色病斑 , 上生许多 小黑点 , 严重的上部叶片枯死。鳞茎染病 , 外层鳞片生出圆形暗绿色或黑色斑纹 , 扩大后连片 , 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 , 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病原  Colletotrichum circinans (Berk.) Vogl., 称葱炭疽菌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 浅盘状 , 基部褐色 , 上生黑色刺毛状刚毛。分生孢子梗单胞 , 无色 , 棍棒状 , 大小 11~18 × 2~3μm。分生孢子纺锤形 , 单胞无色 , 弯曲度大 , 大小 17.5~22.5 × 3.0~3.5μm。病菌 4~34 ℃均可发育,20 ℃最适 ; 孢子萌发适温 20~26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子座或分生孢子盘或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染病的鳞茎上越冬 , 翌年 , 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 , 靠雨水飞溅传播蔓延。10~32 ℃均可发病,26 ℃最适。该菌产出分生孢子要求高湿条件。因此 , 多雨年份 , 尤其是鳞茎生长期遇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 , 低洼地发病重。 无公害防治法  (1) 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 提倡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 (2) 与非葱类作物实行 2 年以上轮作。 (3) 种植抗病品种。 (4) 发病初期喷洒 25% 咪鲜胺 ( 使百克 ) 乳油 1000 倍液 , 或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 1 次 , 防治 1~2 次。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洋葱小菌核病

下一篇:洋葱霜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