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洋葱根结线虫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Onion root kn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根结线虫属 |
病原学名: | Meloidogyne sp. |
分类地位: | 线虫门侧尾腺口纲垫刃目,根结线虫属 |
病原介绍: | 雌虫和雄虫的形态明显不同,雌虫成熟后膨大呈梨形,双卵巢,阴门和肛门在身体后部,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特征的花纹,叫会阴花纹,是鉴定“种”的重要依据。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幼嫩的须根染病 , 造成根部肿大 , 根尖膨胀肿大 , 现瘤状根结。根结初为白色 , 表面光滑 , 后变成褐色 , 粗糙。剖开根结可见洋梨状白色至乳白色雌线虫。受害植株生长缓慢 , 叶尖枯死。须根少 , 有扭曲。 |
发病规律: |
根结线虫常以 2 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土壤中越冬 , 可以存活 1~3 年。翌年条件适宜 , 越冬卵孵化为幼虫 , 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 , 刺激根部细胞增生 , 形成根结或瘤。线虫发育至 4 龄时交尾产卵 , 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 , 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 龄后离开卵壳 , 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 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温 25~30 ℃ , 土壤持水量 40% 左右 , 病原线虫发育快 ;10 ℃以下幼虫停止活动 ,55 ℃经 10 分钟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 , 有利发病 , 连作地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线虫 |
防治办法: |
(1) 提倡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 , 合理轮作。选用无病土育 苗。 (2)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 3~9cm 表土层 , 深翻可减少为害。 (3) 洋葱生长期间发生线虫 , 应加强田间管理 , 彻底处理病残体 , 集中烧毁或深埋。与此同时 , 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必要时浇灌 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 (4) 提倡用 1.8% 爱福丁乳油每 ㎡ 用量 1ml 处理土壤防治洋葱根结线虫效果与棉隆 ( 必速灭 ) 相近 , 且对番茄生长有促进作用。也可用 10% 噻唑膦 ( 福气多 ) 颗粒剂 ,667㎡ 用量 156g 撒施。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为害大葱、洋葱、大蒜、韭菜等根部。幼嫩的须根染病 , 造成根部肿大 , 根尖膨胀肿大 , 现瘤状根结。根结初为白色 , 表面光滑 , 后变成褐色 , 粗糙。剖开根结可见洋梨状白色至乳白色雌线虫。受害植株生长缓慢 , 叶尖枯死。须根少 , 有扭曲。
病原 Meloidogyne sp. 称一种根结线虫 , 属植物寄生线虫。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根结线虫常以 2 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土壤中越冬 , 可以存活 1~3 年。翌年条件适宜 , 越冬卵孵化为幼虫 , 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 , 刺激根部细胞增生 , 形成根结或瘤。线虫发育至 4 龄时交尾产卵 , 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 , 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 龄后离开卵壳 , 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
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温 25~30 ℃ , 土壤持水量 40% 左右 , 病原线虫发育快 ;10 ℃以下幼虫停止活动 ,55 ℃经 10 分钟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 , 有利发病 , 连作地发病重。
无公害防治法 (1) 提倡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 , 合理轮作。选用无病土育 苗。 (2) 根结线虫多分布在 3~9cm 表土层 , 深翻可减少为害。 (3) 洋葱生长期间发生线虫 , 应加强田间管理 , 彻底处理病残体 , 集中烧毁或深埋。与此同时 , 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必要时浇灌 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 (4) 提倡用 1.8% 爱福丁乳油每 ㎡ 用量 1ml 处理土壤防治洋葱根结线虫效果与棉隆 ( 必速灭 ) 相近 , 且对洋葱生长有促进作用。也可用 10% 噻唑膦 ( 福气多 ) 颗粒剂 ,667㎡ 用量 156g 撒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