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洋葱球茎酸皮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Sour skin of Onion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布克氏菌 |
病原学名: | Burkholderia cepacia (ex Burkholder) Yabuuchi et al 、Pseudomonas cepacia Palleroni & Holmes |
分类地位: | 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布克氏菌属,布克氏菌 |
病原介绍: | 菌体杆状 , 极生 1~3 根鞭毛 , 无芽孢 , 单生或对生 , 大小 1~2.8 × 0.9 μm,革兰氏阴性。最高生长温度 42 ℃ , 最适生长温度 30 ℃ , 最低生长温度是 9 ℃。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球茎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染病的球茎不呈水渍状 , 而表现为变黏和发黄 , 上部易干缩 , 在球茎的外表面有坏死斑。叶片染病时在洋葱颈部形成湿腐 , 变为浅棕色。 |
发病规律: |
靠带菌葱头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采用喷水器灌溉的发病重于深沟灌溉的 , 洋葱球茎形成后进入感病阶段。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细菌 |
防治办法: |
(1) 严格检疫。(2) 洋葱生产田采用常规或深沟灌溉法。(3) 洋葱球茎形成时或发病初期喷洒 68% 或 72% 农用硫酸链霉素 3000 倍液或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10% 口恶 醚唑 ( 世高 ) 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40% 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侵染鳞球茎外部鳞片。染病的球茎不呈水渍状 , 而表现为变黏和发黄 , 上部易干缩 , 在球茎的外表面有坏死斑。叶片染病时在洋葱颈部形成湿腐 , 变为浅棕色。
病原 Burkholderia cepacia (ex Burkholder) Yabuuchi et al , 异名 Pseudomonas cepacia Palleroni & Holmes, 称假单胞菌科布克氏菌 , 属薄壁菌门细菌。菌体杆状 , 极生 1~3 根鞭毛 , 无芽孢 , 单生或对生 , 大小 1~2.8 × 0.9 μm,革兰氏阴性。最高生长温度 42 ℃ , 最适生长温度 30 ℃ , 最低生长温度是 9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靠带菌葱头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采用喷水器灌溉的发病重于深沟灌溉的 , 洋葱球茎形成后进入感病阶段。
无公害防治法 (1) 严格检疫。(2) 洋葱生产田采用常规或深沟灌溉法。(3) 洋葱球茎形成时或发病初期喷洒 68% 或 72% 农用硫酸链霉素 3000 倍液或 78% 波?锰锌 ( 科博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10% 口恶 醚唑 ( 世高 ) 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40% 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