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燕麦坚黑穗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Common Oat covered smu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燕麦坚黑粉菌 |
病原学名: | Ustilago levis (Kell.et Swing)Magn.、U.hordei Kell et Sw.、U.hordei(Pers.) Lagerh.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担子菌门冬孢纲黑粉菌目,黑粉菌属,燕麦坚黑粉菌 |
病原介绍: | 厚垣孢子球形至椭圆形 , 黑褐色 , 表面光滑无刺突 , 大小 6~9 μm。 寄生于大麦和燕麦上。病菌发育温限 4~34 ℃ , 适温为 15~28 ℃。该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穗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胚和颖片被毁坏 , 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 , 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黏结较结实不易分散 , 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 。 |
发病规律: |
病菌在收获或打场时散出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或落入土壤及混在 肥料中越冬或越夏。孢子抗逆性强 , 可在土中存活 2~5 年 ,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春播种子萌发时 , 冬孢子也随之发芽产生具 3 个横隔的圆棒形担子 , 在担子顶端产生 4 个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后产生次生小孢子 , 异宗小孢子萌发后相互质配 , 产生具双核的菌丝 , 侵入寄主的幼芽。 后随植株生长而向上扩展 , 开花时进入花器中 , 子房被破坏 , 产生大量厚垣孢子 , 形成病穗。厚垣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 4~34 ℃ , 适温为 15~28 ℃。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大莜麦、小莜麦、华北 1 号、尖莜麦、秃莜麦等易感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选用抗病品种 如内蒙古的燕麦 2 号 ( 品 1163) 、花早 2 号 ( 河北省 ) 、黑龙江海伦县 2001 品种、河北张北县 2031 野生种、新疆额敏 2056 品种、新疆沙弯 2131、2132 、 2151 品种、青海黄燕麦、黑珠子燕麦、竹子燕麦、红燕麦、苏联燕麦 1 号、苏联燕麦 2 号、苏维埃 339 、匈牙利君士坦、普遍野麦、澳大利亚夫尔马克、维多利亚品种阿缓等。(2) 药剂处理种子 用种子重量 0.5%~1% 的细硫磺粉拌种 , 也可选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 禾穗胺可湿性粉剂 , 用种子重量的 0.2% 拌种 , 防效优异。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地区用 5% 烯唑醇 ( 速保利 ) 拌种剂 667㎡ 2Og 、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1:1 混合量 2Og 、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每 667㎡ 2Og 、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 667㎡ 20~3Og 拌种 , 注意使用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的 , 应严格用药剂量 , 并增加 10% 用种量。(3) 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 携至田外集中烧毁。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燕麦坚黑穗病遍布国、内外燕麦种植区。主要发生在抽穗期。病、健株抽出时间趋于一致。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 , 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 , 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黏结较结实不易分散 , 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 , 故称坚黑穗病。有些品种颖片不受害 , 厚垣孢子团隐蔽在颖内难于看见。
病原 Ustilago levis (Kell.et Swing)Magn. 称燕麦坚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有 U.hordei Kell et Sw.; U.hordei(Pers.) Lagerh. 孢子堆生在花器里。 厚垣孢子球形至椭圆形 , 黑褐色 , 表面光滑无刺突 , 大小 6~9 μm。 寄生于大麦和燕麦上。病菌发育温限 4~34 ℃ , 适温为 15~28 ℃。该菌有不同的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收获或打场时散出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或落入土壤及混在 肥料中越冬或越夏。孢子抗逆性强 , 可在土中存活 2~5 年 ,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春播种子萌发时 , 冬孢子也随之发芽产生具 3 个横隔的圆棒形担子 , 在担子顶端产生 4 个担孢子。担孢子萌发后产生次生小孢子 , 异宗小孢子萌发后相互质配 , 产生具双核的菌丝 , 侵入寄主的幼芽。 后随植株生长而向上扩展 , 开花时进入花器中 , 子房被破坏 , 产生大量厚垣孢子 , 形成病穗。厚垣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 4~34 ℃ , 适温为 15~28 ℃。温度高、湿度大利于发病。大莜麦、小莜麦、华北 1 号、尖莜麦、秃莜麦等易感病。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如内蒙古的燕麦 2 号 ( 品 1163) 、花早 2 号 ( 河北省 ) 、黑龙江海伦县 2001 品种、河北张北县 2031 野生种、新疆额敏 2056 品种、新疆沙弯 2131、2132 、 2151 品种、青海黄燕麦、黑珠子燕麦、竹子燕麦、红燕麦、苏联燕麦 1 号、苏联燕麦 2 号、苏维埃 339 、匈牙利君士坦、普遍野麦、澳大利亚夫尔马克、维多利亚品种阿缓等。 (2) 药剂处理种子 用种子重量 0.5%~1% 的细硫磺粉拌种 , 也可选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 禾穗胺可湿性粉剂 , 用种子重量的 0.2% 拌种 , 防效优异。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地区用 5% 烯唑醇 ( 速保利 ) 拌种剂 667㎡ 2Og 、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1:1 混合量 2Og 、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每 667㎡ 2Og 、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 667㎡ 20~3Og 拌种 , 注意使用 40% 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的 , 应严格用药剂量 , 并增加 10% 用种量。 (3) 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 携至田外集中烧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