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烟草破烂叶斑病

作者:烟草 来源:Tobacco Ascochyta leaf spot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烟草破烂叶斑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Tobacco Ascochyta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棉壳二孢菌
病原学名:Ascochyta gossypii Syd.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壳二孢属,棉壳二孢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器初埋生在棉株表皮组织下 , 成熟后露出在表皮上。球形 , 黄褐色 , 顶部具略突的圆形孔口 , 壁较薄易碎 , 孢子器大小 82.8~210 × 75~189(μm), 内生很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 , 单胞或双胞 ,无色 , 大小 4.5~7.3 × 3.5~3.8(μm)。病菌生长适温为 25 ℃。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烟草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病斑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 , 中心部灰色至褐色 , 边缘隆起 , 病健交界处明显 , 大小 2.5cm 或更大 , 病斑表面具同心轮纹 , 中部常生多个褐色至暗褐色小点 ,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中脉及叶耳处多生褐色长形斑 , 比赤星病的病斑大 , 病叶多从中脉病斑处折断 , 别于赤星病。茎部染病产生类似叶上的症状。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 烟种子也可带菌 ,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靠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田间气温适宜 , 湿度大利其发生和流行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l) 合理轮作。 (2) 适时早栽 , 及早摘掉脚叶 , 发现病叶马上摘除 , 以减少菌源。(3) 前作收获后及时耕翻土地 , 深埋病残体。 (4) 合理密植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 (5)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1:1:160 倍式波尔多液或 12% 松脂酸铜 ( 海宇博尔多 ) 乳油 600倍液、 20% 噻菌铜 ( 龙克菌 ) 悬浮剂 500倍液、 47% 春?王铜 ( 加瑞农 )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我国大部分烟区均有分布。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 ,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部。叶片染病病斑为不规则圆形或近圆形 , 中心部灰色至褐色 , 边缘隆起 , 病健交界处明显 , 大小 2.5cm 或更大 , 病斑表面具同心轮纹 , 中部常生多个褐色至暗褐色小点 ,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中脉及叶耳处多生褐色长形斑 , 比赤星病的病斑大 , 病叶多从中脉病斑处折断 , 别于赤星病。茎部染病产生类似叶上的症状。 病原    Ascochyta gossypii Syd. 称棉壳二孢菌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近球形 , 暗色 , 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 , 后突破表皮外露 , 大小 50~90(μm) 。分生孢子器中产生的分生孢子 , 长椭圆形至卵形 , 无色 , 大小 8~10 × 3~4(μm), 双细胞。病菌生长适温 22~26 ℃ , 最高 30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 烟种子也可带菌 , 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靠雨水溅射传播蔓延。田间气温适宜 , 湿度大利其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l) 合理轮作。 (2) 适时早栽 , 及早摘掉脚叶 , 发现病叶马上摘除 , 以减少菌源。(3) 前作收获后及时耕翻土地 , 深埋病残体。 (4) 合理密植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湿气滞留。 (5)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 1:1:160 倍式波尔多液或 12% 松脂酸铜 ( 海宇博尔多 ) 乳油 600倍液、 20% 噻菌铜 ( 龙克菌 ) 悬浮剂 500倍液、 47% 春?王铜 ( 加瑞农 )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责任编辑: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