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烟草普通花叶病 |
病害别名: | 烟草聋烟 、 烟草疯烟 、 烟草青花 、 烟草油头 |
病害英文名: |
Tobacco mosaic virus disease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烟草花叶病毒 |
病原学名: |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
分类地位: | 烟草花叶病毒属,烟草花叶病毒 |
病原介绍: | 病毒粒体杆状,约280×15nm,失毒温度90-93℃10分钟,稀释限点10-6,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在田间存有不同株系,因其致病力的差异及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形成症状的多样性。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整株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能发育的蒴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 |
发病规律: |
TMV 能在多种植物上越冬。初侵染源、为带病残体和其它寄主植物,另外未充分腐熟的带毒肥料也可引致初侵染。主要通过汁液传播。病健叶轻微摩擦造成微伤口,病毒即可侵入,不从大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后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进入维管束组织传染整株。在22~28℃条件下,染病植株7~14天后开始显症。田间通过病苗与健苗摩擦或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另外烟田中的蝗虫、烟青虫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也可传播TMV病毒。TMV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7℃,高于38~40℃侵入受抑制,高于27℃或低于10℃病症消失。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发生在苗床期至大田现蕾期。温度和光照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扩散和流行速度,高温和强光可缩短潜育期。连作或与茄科作物套种使毒源增多,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增加。不卫生栽培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在病、健株间往来触摸,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培带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传染。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田间线虫为害较重的地块发病重。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病毒 |
防治办法: |
(1)选生长势强,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条件的耐病品种如辽44、6315、广黄54、176、Nc89、G80、8611等,注意高抗品种的选育。(2)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应选用2年以上未种烟草及茄科植物、远离菜田的地块。禁施受TMV污染的粪肥。选用从无病田无病株上采收的种子,或用0.1%硝酸银或0.1~0.2%硫酸锌、0.1%磷酸三钠液浸种1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病毒,浸种后要反复冲洗。间苗、定苗前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操作时先管理好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3)实行轮作,不与茄科植物间、套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4)加强田间管理,严禁将已发病的烟苗移入大田。应先健株后病株顺序管理,操作过程中不宜吸烟,不宜在烟田反复走动、触摸。充分施足氮、磷、钾肥,及时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移栽后适当炼苗,团棵末期浇临界水,促进植株生长。出现花叶病,要及时追施速效肥、培土浇水、促进开秸开片,减轻病害。(5)发病初期用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乳剂600倍液或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60%花叶宁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施,能起到预防和缓解病毒为害的作用。有报道,用0.1%的褐藻酸钠喷雾也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选用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收获前14天停止用药。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俗称聋烟、疯烟、青花、油头。烟草植株染病后,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病毒在叶片组织内大量增殖,使部分叶肉细胞增大或增多,出现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并易脱落。能发育的蒴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
病原 Tobacco mosaic virus(TMV),Tobamovirus 称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异名: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属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大小300×18(nm)。钝化温度90~93℃经10分钟,稀释限点1000000倍,体外保毒期72~96小时。在无菌条件下致病力达数年,在干燥病组织内存活30年以上。该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国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黄斑株系和珠斑等4个株系,因致病力差异及与其他病毒的复合侵染而造成症状的多样性。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TMV 能在多种植物上越冬。初侵染源、为带病残体和其它寄主植物,另外未充分腐熟的带毒肥料也可引致初侵染。主要通过汁液传播。病健叶轻微摩擦造成微伤口,病毒即可侵入,不从大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后在薄壁细胞内繁殖,后进入维管束组织传染整株。在22~28℃条件下,染病植株7~14天后开始显症。田间通过病苗与健苗摩擦或农事操作进行再侵染。另外烟田中的蝗虫、烟青虫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也可传播TMV病毒。TMV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27℃,高于38~40℃侵入受抑制,高于27℃或低于10℃病症消失。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发生在苗床期至大田现蕾期。温度和光照很大程度上影响病情扩散和流行速度,高温和强光可缩短潜育期。连作或与茄科作物套种使毒源增多,发病率和发病程度明显增加。不卫生栽培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在病、健株间往来触摸,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培带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传染。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田间线虫为害较重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生长势强,发育速度快,适应当地条件的耐病品种如辽44、6315、广黄54、176、Nc89、G80、8611等,注意高抗品种的选育。(2)加强苗期管理,苗床应选用2年以上未种烟草及茄科植物、远离菜田的地块。禁施受TMV污染的粪肥。选用从无病田无病株上采收的种子,或用0.1%硝酸银或0.1~0.2%硫酸锌、0.1%磷酸三钠液浸种10分钟,去除种子表面病毒,浸种后要反复冲洗。间苗、定苗前要用肥皂将手洗干净,操作时先管理好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3)实行轮作,不与茄科植物间、套作,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4)加强田间管理,严禁将已发病的烟苗移入大田。应先健株后病株顺序管理,操作过程中不宜吸烟,不宜在烟田反复走动、触摸。充分施足氮、磷、钾肥,及时喷施多种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移栽后适当炼苗,团棵末期浇临界水,促进植株生长。出现花叶病,要及时追施速效肥、培土浇水、促进开秸开片,减轻病害。(5)发病初期用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号乳剂600倍液或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克毒宝)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60%花叶宁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施,能起到预防和缓解病毒为害的作用。有报道,用0.1%的褐藻酸钠喷雾也有一定效果。此外,还可选用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收获前14天停止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