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亚麻炭疽病

作者:亚麻 来源:Flax anthracnose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亚麻炭疽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Flax anthracno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亚麻炭疽菌
病原学名:Colletotrichum lini (Wester.)Tochinai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亚麻炭疽菌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具 3 个隔膜 , 不分枝 , 黑褐色 , 大小 150 × 4(μm) 。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短条状 , 单胞无色。分生孢子直或略弯 , 圆筒形至近梭形 , 大小 16~19×3~4.5(μm)。附着孢大小 10~13.5 × 6.5~13.5(μm), 变化幅度大。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 已知有 7 个生理小种 , 其中小种 3C 和小种 1 最普遍。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亚麻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多发生在生长前期 , 为害亚麻、胡麻的各部位。幼苗染病根茎部现褐色至深褐色凹陷的条斑。茎叶染病叶上生褐色圆形有轮纹的病斑 , 严重的病苗或植株枯死。
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春种子带菌先侵 染幼苗 , 后在田间循环侵染 , 传播蔓延。阴湿条件下易流行。偏施过施氮肥、密度大的连作田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合理轮作。 (2) 播种前种子进行药剂拌种。由于亚麻种子遇水易变秸 , 选用药剂时 , 以粉剂为宜。主防炭疽病兼防枯萎病时选用 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60% 多福混剂 , 药量为种子种量的 0.2%~0.3%, 拌后播种 , 可兼治多种根部病害。 (3) 改善麻田生态条件 ,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 (4) 发病初期喷洒 40% 多?福?溴菌 ( 炭疽清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80% 福?福锌 (炭疽立克) 可湿性粉剂 800倍 液、 50% 福?异菌 ( 灭霉灵 )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25% 溴菌腈( 炭特灵 )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多发生在生长前期 , 为害亚麻、胡麻的各部位。幼苗染病根茎部现褐色至深褐色凹陷的条斑。茎叶染病叶上生褐色圆形有轮纹的病斑 , 严重的病苗或植株枯死。 病原  Colletotrichum lini (Wester.)Tochinai 称亚麻炭疽菌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具 3 个隔膜 , 不分枝 , 黑褐色 , 大小 150 × 4(μm) 。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分生孢子梗短条状 , 单胞无色。分生孢子直或略弯 , 圆筒形至近梭形 , 大小 16~19×3~4.5(μm)。附着孢大小 10~13.5 × 6.5~13.5(μm), 变化幅度大。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 已知有 7 个生理小种 , 其中小种 3C 和小种 1 最普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翌春种子带菌先侵 染幼苗 , 后在田间循环侵染 , 传播蔓延。阴湿条件下易流行。偏施过施氮肥、密度大的连作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合理轮作。 (2) 播种前种子进行药剂拌种。由于亚麻种子遇水易变秸 , 选用药剂时 , 以粉剂为宜。主防炭疽病兼防枯萎病时选用 2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60% 多福混剂 , 药量为种子种量的 0.2%~0.3%, 拌后播种 , 可兼治多种根部病害。 (3) 改善麻田生态条件 , 雨后及时开沟排水。 (4) 发病初期喷洒 40% 多?福?溴菌 ( 炭疽清 ) 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80% 福?福锌 (炭疽立克) 可湿性粉剂 800倍 液、 50% 福?异菌 ( 灭霉灵 )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25% 溴菌腈( 炭特灵 )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亚麻锈病

下一篇:亚麻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