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亚麻锈病

作者:亚麻 来源:Flax rust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亚麻锈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Flax rus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亚麻栅锈菌
病原学名:Melampsora lini (Ehrenb.)lév
分类地位:真菌界担子菌类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亚麻栅锈菌
病原介绍:单主寄生 , 生活史完全。性子器多在叶表皮下的气孔腔内形成 , 瓶状 , 浅黄色 , 内生圆形至卵形的性孢子。锈子腔散生在叶片两面 , 近圆形至椭圆形 , 黄色至橘黄色 , 内生锈孢子。夏孢子堆叶上的直径 0.3~0.9(mm), 茎上的长达 2 mm, 夏孢子倒卵形至椭圆形 , 表生细刺 , 孢子间混生丝状体。冬孢子堆生在叶的两面或茎表皮下 , 初为红褐色 , 后变黑 , 大小茎上的为 1.5~2.5(cm)。冬孢子圆柱形或角柱形成层排列 ,褐色光滑,大小 46.8~80 × 8~19(μm) 。担孢子球形 , 无色至黄色。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 国外已发现 42 个生理小种。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亚麻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茎、花、蒴果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及蒴果 , 是亚麻重要病害。多发生在开花期前后。植株上部叶片现鲜黄色至橙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 , 圆形 ; 后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黑褐色冬孢子堆。茎、花、蒴果染病也可形成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发病规律: 以种子上黏附的冬孢子及病残体上的冬孢子堆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 , 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初侵染 , 以后病部产生的锈孢子和夏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蔓延 , 进行再侵染。春季气温 14~ 18 ℃及雨露利于担孢子形成 ,18~20 ℃利于锈孢子和夏孢子的侵染。多雨年份 , 麻田低洼潮湿、施用氮肥过多易发病 ; 播种过晚、不抗病的品种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选用早熟丰产抗病品种 , 并注意小种的变化。 (2) 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适当早播。选择高燥地种植亚麻 , 低洼地注意排水。不要偏施、过施氮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 0.3% 的 20% 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洒 20% 三唑酮 ( 粉锈宁 ) 乳油 2000 倍液或 20% 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15% 三唑醇 ( 羟锈宁 ) 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 倍液、 12.5% 烯唑醇 ( 禾果利) 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隔 10 天一次 , 连防 2~3 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花及蒴果 , 是亚麻重要病害。多发生在开花期前后。植株上部叶片现鲜黄色至橙黄色凸起的夏孢子堆 , 圆形 ; 后期在下部叶片上产生不规则形黑褐色冬孢子堆。茎、花、蒴果染病也可形成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病原  Melampsora lini (Ehrenb.)lév. 异名 M.liniperda (Koern)Palm.;Vredo miniata f.lini Pers.;Xyloma lini Ehrenb. 称亚麻栅锈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本菌单主寄生 , 生活史完全。性子器多在叶表皮下的气孔腔内形成 , 瓶状 , 浅黄色 , 内生圆形至卵形的性孢子。锈子腔散生在叶片两面 , 近圆形至椭圆形 , 黄色至橘黄色 , 内生锈孢子。夏孢子堆叶上的直径 0.3~0.9(mm), 茎上的长达 2 mm, 夏孢子倒卵形至椭圆形 , 表生细刺 , 孢子间混生丝状体。冬孢子堆生在叶的两面或茎表皮下 , 初为红褐色 , 后变黑 , 大小茎上的为 1.5~2.5(cm)。冬孢子圆柱形或角柱形成层排列 ,褐色光滑,大小 46.8~80 × 8~19(μm) 。担孢子球形 , 无色至黄色。该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 国外已发现 42 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种子上黏附的冬孢子及病残体上的冬孢子堆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 , 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初侵染 , 以后病部产生的锈孢子和夏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蔓延 , 进行再侵染。春季气温 14~ 18 ℃及雨露利于担孢子形成 ,18~20 ℃利于锈孢子和夏孢子的侵染。多雨年份 , 麻田低洼潮湿、施用氮肥过多易发病 ; 播种过晚、不抗病的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选用早熟丰产抗病品种 , 并注意小种的变化。 (2) 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适当早播。选择高燥地种植亚麻 , 低洼地注意排水。不要偏施、过施氮肥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提高抗病力。 (3)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 0.3% 的 20% 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洒 20% 三唑酮 ( 粉锈宁 ) 乳油 2000 倍液或 20% 萎锈灵乳油或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15% 三唑醇 ( 羟锈宁 ) 可湿性粉剂 1500 ~2000 倍液、 12.5% 烯唑醇 ( 禾果利) 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隔 10 天一次 , 连防 2~3 次。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烟草白粉病

下一篇:亚麻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