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

作者:橡胶树 来源:Rubber Stripe Canker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
病害别名: 黑线病 、 黑纹病 、 皮腐病
病害英文名: Rubber Stripe Canker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辣椒疫霉
病原学名: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辣椒疫霉
病原介绍:菌丝丝状 , 无隔膜 , 宽 3.75~6.25 μm , 蔓延于寄主细胞内外 ; 孢囊梗无色、丝状 ; 孢子囊顶生 , 单胞 , 卵圆至椭圆形 , 大小 28.01~59 × 24.8~43.5μm;厚垣孢子黄色、单胞、球形 , 壁 厚、平滑 ; 卵孢子球形 , 直径 30μm , 雄器 17 × 15μm , 一般不易见到。
病原中文名:寄生疫霉
病原学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
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寄生疫霉
病原介绍:菌丝白色 , 棉絮状 , 无隔 , 分枝多 , 气生菌丝发达 , 病组织和培养基上易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囊梗无色 , 纤细 , 无隔膜 , 一般不分枝 ; 孢子囊无色或微黄 , 卵圆形、球形至长卵圆形 , 大小 30~70 × 20~50 μm; 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 , 大小 5.8 × 6.2μm。菌丝顶端或中间可生大量黄色圆球形厚垣孢子 , 直径 20~40 μm , 壁厚 1.3~2.5μm, 单生或串生。
病原中文名:柑桔褐腐疫霉
病原学名:phytophthora ℃it-Tophthora (R.et E. Smith) Leon.
分类地位: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
病原介绍:本菌好水性强,只有在雨天或相对湿度达90%以上的条件下孢子囊才能形成。 菌丝无色透明,管状,分校少,多孩,一般无隔膜。病菌在℃A培养基上的苗落呈花瓣状,气生菌丝中等,菌丝粗细均匀,宽十一8.即m,未见菌丝增大体和厚垣孢子。孢囊便分枝不规则。孢子囊形状变异很大,有倒梨形、长倒梨形、卵形、椭圆形、葫芦形成不规则形,基部钝圆,长49(39一65)urn;长宽比1.7(1.3-2.1),乳突明显,平均厚度2、8(L 8-4 3)urn,一般单乳突,排烟孔5-7urn。孢子囊在清水中不脱落,在色氨酸培养基上与(尸.pa。a。忱a)配对不形成有性器官或形成极少的有性器官。
病原中文名:棕榈疫霉
病原学名: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 Butler
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棕榈疫霉
病原介绍:孢囊梗合轴分枝或不规则分枝,粗1.5~4(μm)。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乳突明显,高4~6(μm),基部圆形,大小27~51×16~46(μm)。孢子囊内产生18~51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脏形,大小10~13×8~12(μm),侧生双鞭毛,鞭毛长16~29(μm),休止孢子球形,厚垣孢子球形,顶生或间生,大小20~37(μm)。藏卵器球形,大小21~35(μm)。雄器近球形,单胞,少数双胞,围生,大9~21×8~20(μm)。卵孢子球形,平滑,大小18~29(μm),满器或不满器。生长适温24~28℃,最低16℃,最高30℃。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橡胶树
寄主英文名:rubber tree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割面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症状病害初发生时,在新割面上出现~至数条乃至数十条竖立的黑线,黑线多时,排列呈栅烂状,病疫深达皮层内部以至木质部。黑线可扩大或汇合成条状病斑.这时病部表层坏死,针刺无胶乳流出.在低温阴雨的天气,病环向上下和左右两侧迅速扩展.在新老割面上,甚至在原生皮上出现水清状斑块。其上常见有虫孔、蛀屑和正在蛀食的小蠹虫,有时伴有流胶或渗出铁锈色的液体。在雨天或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在着割面或原生皮上出现皮层隆起,爆裂、溢胶,手触之稍有弹性感、别去粗皮.可见黑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夹有凝胶决,除去凝胶后木质部呈黑褐色。块斑接病害侵染强度和天气状况可分三种类型:
    1.急性扩展型块斑“病部与健康皮层界限不明显,刮去粗皮,可见病斑黑褐色,边缘呈暗色水债状,病斑扩展最快。
    2.慢性扩展型块斑病部与健康皮层界限明显。块斑被黑色线纹包围,病斑扩展较慢。
    3、稳定型块斑块斑干枯下陷,边缘开始征出愈合组织,病斑已基本停止扩展。
    在一定条件下,各类型块班可互相转化。高温干旱,急性扩展型块斑可转化为稳定型块斑;低温阴雨、慢性扩展型和稳定型病班的一部分可转化为急性扩展型块斑。
发病规律: 寄主范围本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橡胶树外,还能侵杂多种热带植物,如可可、胡椒、按榔、剑麻、肉佳、木菠萝、柑桔和番木瓜等数十种植物。侵染循环病亩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即老病灶、病技、病果)潜伏或以菌丝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最初侵染来源,到第二年橡胶开割后若遇到连续的降雨或高湿的条件下,潜伏于病组织和土壤中的病菌开始生长繁殖并形成孢子吴,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就会放出许多游动孢子(借风、雨或人为传播到新割日引起发病。到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停止割胶.没有新的割日(伤口).病菌停止新的侵染,病菌又潜伏于病组织和土壤中渡过冬季不良的环境,到第二年新的割胶季节开始病菌又再次进行新的侵染继续为害。
    发生流行条件病害发生流行与气候、胶园的环境类型、地形、地势、品种和割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1.气象因素对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
    (1)降雨或高湿度降雨或高湿度尤其是持续的毛毛雨天气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条件。在割胶期间,连续出现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则可引起病菌侵染而使新割面出现黑线。连续阴雨天数越多病情越重。因为雨天橡胶林段湿度大,割面有水膜,适宜病菌繁殖、传播、萌发和侵染。在适宜于病斑扩展的温度范围内,雨水多,湿度大,病斑扩展范围比不保湿的大一倍左右;而高温期接种点附近树皮保湿与不保湿的病斑,扩展范围都很小,而且差异不大。若连续出现晴天.割面上的黑线症状则可“吊空”或消失。
    (2)温度从本病在开割期间均可发生的情况看,病菌在较大幅度范围内都能发生侵染。而在最适宜的温度时(20一25℃)、则更有利于病菌的活动,从而增加有效侵染率。
在高湿条件下,低温是导致病班扩展,造成树皮溃烂的重要因素。据历年观察,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1℃以下二日最低温度16℃以下,病斑扩展迅速,一天可扩展0.5-1;易感病的芽接树一天扩展最快可达1.6,3-5级重病格率剧增,病情严重。说明低温加高湿是病斑扩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冬季低温阴雨,树身不干时割胶,病害最易爆发流行。不仅因为低温降低了胶树新割面嫩皮组织的愈伤速度和削弱了胶树的抗病能力,还使病菌更易侵入并能迅速扩展为害。
2.农业措施对病害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l)林段环境和管理与发病关系凡地势低洼、易积水、种植过密、郁闭度大、失管荒芜、不通风透光以及靠近居民点的林段,因林内湿度大,割面不易干燥,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累积,病害偏重。相反.高坡地、郁闭度小和管理良好、通风透光的林段.病害较轻。
    (2)割胶与发病关系
    ①割胶制度:割胶刀数多,强度大,尤其是低温阴雨天气树身不平时割胶,甚至加刀、连刀则发病重。相反,刀数少,强度小,低温阴雨天停割的发病轻_
    ②割胶技术二割胶过深、伤树多,割正刀,吃麻面,割线呈波浪形或扁担形等病重。相反,适当浅割,伤树少,割平刀,割线斜度平顺的病较轻。
    (3)品系与发病关系品系不同,病情差异较大。芽接树一般比实生树病重。在芽接树中,PB86最易感病,RRIM600、PR107次之,GTI、RRIM513、RRIM603病较轻。在实生树中,幼龄树病害重,老龄树病较轻.另外,高产树、长流胶树病较重,低产树病较轻。
    引起茶溃疡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当年秋雨多。雨季结束迟,寒潮来得早,冬季低温阴雨天数多,林段失管荒芜,则病害发生早而普遍。如在低温阴雨期进行强度割胶,防治又不及时,则病害会流行.尤其是感病的芽接树,烂树更为严重。相反,雨季结束早,寒潮来得迟,冬季气温较高,阴雨天少及林管好的年份,病害出现迟,病情也轻。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防治条溃疡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诸因素决定的,因而在防治策略上必须采取以农业措施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性措施,正确处理好管、养、割的辩证关系。坚持在管好、养好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割胶和及时掌握病情,开展化学防治,这是多年来广大农垦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反映了客观规律而行之有效的防治经验。
    1加强林段抚育管理雨季前,砍除防护林下和林段内的藤蔓、灌木和杂草,修除下垂技,排除积水,合理施肥、以降低林段湿度,使之通风透光,加快树皮干燥,创造不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害的条件,控制和减轻病害的发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中文名称:橡胶树割面条溃疡病        别 名:黑线病、黑纹病、皮腐病 英文名称:Rubber Stripe Canker      病原学名: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Leonian 分类地位: 症状: 症状病害初发生时,在新割面上出现~至数条乃至数十条竖立的黑线,黑线多时,排列呈栅烂状,病疫深达皮层内部以至木质部。黑线可扩大或汇合成条状病斑.这时病部表层坏死,针刺无胶乳流出.在低温阴雨的天气,病环向上下和左右两侧迅速扩展.在新老割面上,甚至在原生皮上出现水清状斑块。其上常见有虫孔、蛀屑和正在蛀食的小蠹虫,有时伴有流胶或渗出铁锈色的液体。在雨天或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在着割面或原生皮上出现皮层隆起,爆裂、溢胶,手触之稍有弹性感、别去粗皮.可见黑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夹有凝胶决,除去凝胶后木质部呈黑褐色。块斑接病害侵染强度和天气状况可分三种类型:     1.急性扩展型块斑“病部与健康皮层界限不明显,刮去粗皮,可见病斑黑褐色,边缘呈暗色水债状,病斑扩展最快。     2.慢性扩展型块斑病部与健康皮层界限明显。块斑被黑色线纹包围,病斑扩展较慢。     3、稳定型块斑块斑干枯下陷,边缘开始征出愈合组织,病斑已基本停止扩展。     在一定条件下,各类型块班可互相转化。高温干旱,急性扩展型块斑可转化为稳定型块斑;低温阴雨、慢性扩展型和稳定型病班的一部分可转化为急性扩展型块斑。 发病部位:割面 病原菌: 菌丝无色透明,管状,分校少,多孩,一般无隔膜。病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呈花瓣状,气生菌丝中等,菌丝粗细均匀,未见菌丝增大体和厚垣孢子。孢囊便分枝不规则。孢子囊形状变异很大,有倒梨形、长倒梨形、卵形、椭圆形、葫芦形成不规则形,基部钝圆,长49(39一65)μm;长宽比1.7(1.3-2.1)μm,乳突明显,平均厚度2、8(L 8-4 3)μm,一般单乳突,孔5-7μm。孢子囊在清水中不脱落,在色氨酸培养基上配对不形成有性器官或形成极少的有性器官。 本菌好水性强,只有在雨天或相对湿度达90%以上的条件下孢子囊才能形成。萌发、传播和侵染,同时本菌喜欢冷凉气温。病菌在12—33i℃都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4—28℃。孢子囊在25℃左右直接发芽,在20℃左右间接发芽。 发病规律: 寄主范围本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橡胶树外,还能侵杂多种热带植物,如可可、胡椒、按榔、剑麻、肉佳、木菠萝、柑桔和番木瓜等数十种植物。侵染循环病亩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即老病灶、病技、病果)潜伏或以菌丝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最初侵染来源,到第二年橡胶开割后若遇到连续的降雨或高湿的条件下,潜伏于病组织和土壤中的病菌开始生长繁殖并形成孢子吴,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就会放出许多游动孢子(借风、雨或人为传播到新割日引起发病。到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停止割胶.没有新的割日(伤口).病菌停止新的侵染,病菌又潜伏于病组织和土壤中渡过冬季不良的环境,到第二年新的割胶季节开始病菌又再次进行新的侵染继续为害。     发生流行条件病害发生流行与气候、胶园的环境类型、地形、地势、品种和割胶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1.气象因素对病害发生、流行的影响     (1)降雨或高湿度降雨或高湿度尤其是持续的毛毛雨天气是病菌侵染的主要条件。在割胶期间,连续出现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则可引起病菌侵染而使新割面出现黑线。连续阴雨天数越多病情越重。因为雨天橡胶林段湿度大,割面有水膜,适宜病菌繁殖、传播、萌发和侵染。在适宜于病斑扩展的温度范围内,雨水多,湿度大,病斑扩展范围比不保湿的大一倍左右;而高温期接种点附近树皮保湿与不保湿的病斑,扩展范围都很小,而且差异不大。若连续出现晴天.割面上的黑线症状则可“吊空”或消失。     (2)温度从本病在开割期间均可发生的情况看,病菌在较大幅度范围内都能发生侵染。而在最适宜的温度时(20一25℃)、则更有利于病菌的活动,从而增加有效侵染率。 在高湿条件下,低温是导致病班扩展,造成树皮溃烂的重要因素。据历年观察,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1℃以下二日最低温度16℃以下,病斑扩展迅速,一天可扩展0.5-1;易感病的芽接树一天扩展最快可达1.6,3-5级重病格率剧增,病情严重。说明低温加高湿是病斑扩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冬季低温阴雨,树身不干时割胶,病害最易爆发流行。不仅因为低温降低了胶树新割面嫩皮组织的愈伤速度和削弱了胶树的抗病能力,还使病菌更易侵入并能迅速扩展为害。 2.农业措施对病害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l)林段环境和管理与发病关系凡地势低洼、易积水、种植过密、郁闭度大、失管荒芜、不通风透光以及靠近居民点的林段,因林内湿度大,割面不易干燥,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累积,病害偏重。相反.高坡地、郁闭度小和管理良好、通风透光的林段.病害较轻。     (2)割胶与发病关系     ①割胶制度:割胶刀数多,强度大,尤其是低温阴雨天气树身不平时割胶,甚至加刀、连刀则发病重。相反,刀数少,强度小,低温阴雨天停割的发病轻_     ②割胶技术二割胶过深、伤树多,割正刀,吃麻面,割线呈波浪形或扁担形等病重。相反,适当浅割,伤树少,割平刀,割线斜度平顺的病较轻。     (3)品系与发病关系品系不同,病情差异较大。芽接树一般比实生树病重。在芽接树中,PB86最易感病,RRIM600、PR107次之,GTI、RRIM513、RRIM603病较轻。在实生树中,幼龄树病害重,老龄树病较轻.另外,高产树、长流胶树病较重,低产树病较轻。     引起茶溃疡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当年秋雨多。雨季结束迟,寒潮来得早,冬季低温阴雨天数多,林段失管荒芜,则病害发生早而普遍。如在低温阴雨期进行强度割胶,防治又不及时,则病害会流行.尤其是感病的芽接树,烂树更为严重。相反,雨季结束早,寒潮来得迟,冬季气温较高,阴雨天少及林管好的年份,病害出现迟,病情也轻。 防治方法: 防治条溃疡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诸因素决定的,因而在防治策略上必须采取以农业措施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性措施,正确处理好管、养、割的辩证关系。坚持在管好、养好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割胶和及时掌握病情,开展化学防治,这是多年来广大农垦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反映了客观规律而行之有效的防治经验。     1加强林段抚育管理雨季前,砍除防护林下和林段内的藤蔓、灌木和杂草,修除下垂技,排除积水,合理施肥、以降低林段湿度,使之通风透光,加快树皮干燥,创造不利于病菌传播和侵害的条件,控制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2贯彻冬季安全割胶措施     (1)避免强度割胶合理安排全年各月的割次,抓紧有利天气割胶,避免在病害流行季节强度割胶,以减少此病的为害。     (2)坚持“一浅四不割”“一浅”就是适当浅割(留皮 0.15℃m),“四不割”就是早上八时,气温在15℃以下,当天不割;毛雨天气或割面树皮不干时不割;易感病芽接树位凡前垂线离地面50℃m以下,中至重病实生树位,凡前垂线离地面30℃m以下的低割线不割(在病害流行期都要转高割线,9月初前预先开好高线,云南垦区发病早,要提前一些);病树出现I℃m以上的病斑,在未经治疗处理前不割,割面黑线密集的病树,应加强施药控制或暂时停割。     (3)提高割胶技术,正确掌握稳、准、轻、快的割胶方法10月份以后要按“五割一少”的原则割胶,即判晚(不要点灯割胶)、割薄、割平、割浅和割匀;少伤树.以减轻本病的发生。     (4)防雨割胶在发生季风性落叶病的胶园,由于树冠上的病果、病枝提供大量菌源,通过雨水、露、雾水流至割面,加重条溃疡病的发生。因此.在病害流行季节前,在胶树割线上方安装油毡防雨帽,不仅能阻隔下流而水中的病菌到达新割日,减少侵染菌源.而且可防止雨冲胶,保持剖面的树皮干燥,创造不利于病菌侵染的条件。这项措施在云南西双版纳垦区300多万株高产树上推广使用,证明能有效控制条溃疡病的发生,而且增加了割胶刀次和减少雨冲胶。     3认真抓好化学防治在防治工作开始前,要划分好林段类型区,狠抓防治重点,对低洼地,郁闭度大,低割线多,历年重病林段及易感病的芽接树,高产树的林段应划为重点防治区.其余林段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对于重点防治区,要预先搞好林管、转高割线及早施药等措施。在低温阴雨期间,坚决贯彻各项防治措施并加强病情调查,一般防治区也要注意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目前防治此病较好的农药有瑞毒霉、乙磷铝(零度净)、政菌丹和敌克松。在病害发生流行的季节,发病初期可用 0.2%一0 4%瑞毒零(25%可湿性粉剂)缓释剂(即用甲基纤维素、胶籽油、乳化剂和水加入杀菌剂配制成的~种油乳制),每7—14天施药一次,防效都在90%以上;霉疫净(乙磷铝40%可湿性粉剂)缓释剂(同瑞毒零)用5%一7%浓度,每10天施药一次,防效可达72.5%一91.5%;1%霉疫净水剂每4天施药一次防效在70%以上。此外,还有1%浓度的敌菌丹和1%一2%浓度敌克松水剂,每割1—2刀涂药一次,也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华南热作研究院试验表明,应用5%乙稀利,于6月和8月在割线下方Z℃m的树皮上徐药1次,在不减力、不涂杀菌剂预防的情况下,预防效果可达70%,如果施用乙稀利结合增肥减刀,其防治效果更好。     4病树治疗和病斑处理在割胶季节割面出现条溃疡黑纹病痕时,及时涂施有效成分1%瑞每零或7%乙磷铝水剂2次,能控制病纹扩展,因此这类病树不要动刀刮治,以避免扩大割面树皮创伤。即使对出现条斑或小块斑的割面,也可有刀先刮去表层粗皮,露出病班范围,用上述浓度的瑞毒零或乙磷铝徐施二次,也可控制病斑扩展。但对扩展型病斑则要进行到治处理。经多年的实践证明,扩展型病斑处理比不处理好。早处理比晚处理好。早处理的病灶不再扩展溃烂。其边缘树皮愈合较快。不处理或晚处理的病灶继续扩展溃烂,为害很大。扩展型病斑的处理方法:选晴天,用利对先把病皮到除干净,使好皮不与病木相连,力求修成近似梭形,边缘斜切平滑,伤口用有效成分则的敌菌丹或乙磷铝,或0.4%瑞毒零进行表面消毒,待干后撕去凝胶,再用凡士林或1:l松香棕油涂封伤口。小的扩展型病斑在割线以下的病部,待继续割胶露出病部后再处理。大块病斑在割线下方的病部要同时彻底处理、凡士林只徐健皮的切口,病部木质部可喷1%马拉硫磷或敌敌墨,经半个月后,待木质部表面充分干燥时,再涂封低酸煤焦油或沥青柴油(1:1)合剂、同时要加强对停割病树的抚育管理,增施肥料,并经常检查。搞好“四防一促”,即防虫蛀,防腐.防旧病复发,防风倒,促进树皮愈合,使病树早日恢复正常产胶。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橡胶树褐根病

下一篇:小麦干热风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