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橡胶树褐根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Rubber brown root r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木层孔菌属 |
病原学名: | Phellinus noxius(Corn·)G.H.Cunningham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木层孔菌属 |
病原介绍: | 病原菌学名为 Phellinus noxius(Corn?)G.H.Cunningham,属担子菌。子实体木质,坚硬,无柄,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层生,边缘略向上,上表面呈锈褐色,有轮纹状浅沟;底面暗灰色,密布小孔,是产生孢子的多孔层。担孢子卵圆形,单胞,深褐色,壁厚,大小为3.2-4.lμm ×2.6—3.2μm,有油滴。
本菌寄主范围广,除为害肉桂外,还可侵染橡胶、油棕、椰子、可可、茶树等多种植物。
|
|
病原图: | |
寄主信息: |
寄主中文名: | 橡胶树 |
寄主英文名: | rubber tree |
寄主学名: | |
|
侵染部位: |
根部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病根表面,粘泥砂多,凹凸不平.不易洗掉,有铁锈色,疏松绒毛状菌丝和薄而脆的黑褐色菌膜;病根木材干腐,质硬而脆,剖面有蜂窝状褐纹,皮木间有白色绒毛状菌丝体.根颈处有时烂成空洞;病根发出蘑菇味。 |
发病规律: |
褐根病菌的寄主有橡胶树、三角视、台湾相思、非洲怀、桃花心木、苦楝。木麻黄、麻株、厚皮树、倒吊笔、柑桔、咖啡、胡椒等。 最初侵染来源,一般是由垦前森林地已经感病的树桩或各种灌木等野生寄主传染而来的。若开垦时遗留下来的带病杂树桩没有彻底清除,当橡胶苗定植后,橡胶树不断长大,根系纵横交错。当与带病树桩的根系接触时,病根上的菌素直接蔓延到健康的橡胶树上,使其发病。此外,根病菌的子实体产生的孢子还可通过风雨进行传播,其中一种是孢子被风吹落到新砍伐的木桩截面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前发产生侵入丝,从截面侵入,扩展使其发病,然后通过树桩的病根与健康的橡胶树根系接触,使橡胶树根系感病;再通过感病的橡胶树逐渐蔓延到周围健康的橡胶树形成病区。另一种是孢子落到有伤口的橡胶树上或根上。从伤口侵入使橡胶树感病。病菌的传播蔓延特点,多数是从一个方向的侧根先感病,并向主根蔓延(向心蔓延),再由主极向其它方向的侧根蔓延(离心蔓延)。由于橡胶树的根系在胶园土壤里纵横交错,互相接触,因此,先发病的橡胶树,其病根上的苗膜(索)向四周健根传播蔓延.形成几株、几十株,甚至几百株的大病区。 发病条件根病发生与垦前林地植被类型、土壤环境条件、开垦方式、栽培措施等有一定的关系。 1.垦前林地植被类型与发病 由于杂树病根是橡胶树根病的侵染来源。因此,垦前植被为森林地或混生杂木林地的胶园根病最多。如海南省国营阳江农场垦前植被属森林地的林段,发病率为1.49%,灌木林地的根病次之,发病率为1.22%,草原地较少发生根病,发病率为0、39%。海南中部、云南河口报病多,主要原因是垦前植被多为森林地。广西垦区和海南琼文地区及广东高州、化州地区根病少,主要是垦前植被为小灌木及全箕草原地。 2.开垦方式与根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机垦林地,因清把彻底.杂树头全部拔除,大大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植胶后根病很少发生。人垦林地清把不彻底,残留的杂树桩及树头多,根病也发生较多。云南红河垦区根病严重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过去开垦不烧吧、斩叱后只清除胶带中被砍除的树枝,木块堆积于保护带或埋入土中。有利于病菌的生长。云南模榔寨农场同一原生植被,不烧吧和清把不干净的发病率10.75%,烧呼和清把干净的发病率为 179%。 3.农业揩施与发病根病发生与栽培管理也有一定关系。林地经过开垦,深翻耕作,发病较轻。其原因是在熟荒地、深翻地、苗圃地、间作地经过多次耕作,清除了带病的杂树头.减少了林地菌源。而杂木林地残留病树头多,侵染来源多,根病因而严重。 4土壤类型与发病根病蔓延速度与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和通气程度有关。土壤质地粘重。结构紧密,易板结,通气程度差,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根病的防治 (1)彻底清除杂树桩这项措施的目的,是消灭根病菌的侵染来源。开荒时,机垦林段经过拖拉机垦荒,应彻底清除杂树头及病根,对无法拔起的大树头,应用炸药爆破或用5%的 2, 4,5一涕正丁酯,以及 20%2,4D T酯药剂毒杀,涂药时用斧背敲掉树头的一圈树皮,暴露木质部,稍后即涂上药液、可以加速树头的死亡。一旦腐生菌侵入树头,根病菌就竞争不过它.不能侵入这些被毒杀的杂树头和树根,从而减少林地中的菌源。人垦林段内原有的死树头,要全面进行检查,如因报病死亡的,要把树头及病根清除干净,对易感染根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中文名称:橡胶树褐根病 别名:
英文名称: 病原学名:Phellinus noxius Cornerr
分类地位:担子菌
症状:
病根表面,粘泥砂多,凹凸不平.不易洗掉,有铁锈色,疏松绒毛状菌丝和薄而脆的黑褐色菌膜;病根木材干腐,质硬而脆,剖面有蜂窝状褐纹,皮木间有白色绒毛状菌丝体.根颈处有时烂成空洞;病根发出蘑菇味。
发病部位:根部
病原菌:
子实体木质,无柄,半圆形,边缘略向上,呈镜褐色,三表面褐,下表面黑褐色不平滑。有密布小孔,是产生孢子的多孔层。担孢子卵圆形,单胞,深褐色,壁厚。大小为 3.25—4 12μm.6—8.25μm,有油球。
发病规律:
褐根病菌的寄主有橡胶树、三角视、台湾相思、非洲怀、桃花心木、苦楝。木麻黄、麻株、厚皮树、倒吊笔、柑桔、咖啡、胡椒等。
最初侵染来源,一般是由垦前森林地已经感病的树桩或各种灌木等野生寄主传染而来的。若开垦时遗留下来的带病杂树桩没有彻底清除,当橡胶苗定植后,橡胶树不断长大,根系纵横交错。当与带病树桩的根系接触时,病根上的菌素直接蔓延到健康的橡胶树上,使其发病。此外,根病菌的子实体产生的孢子还可通过风雨进行传播,其中一种是孢子被风吹落到新砍伐的木桩截面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前发产生侵入丝,从截面侵入,扩展使其发病,然后通过树桩的病根与健康的橡胶树根系接触,使橡胶树根系感病;再通过感病的橡胶树逐渐蔓延到周围健康的橡胶树形成病区。另一种是孢子落到有伤口的橡胶树上或根上。从伤口侵入使橡胶树感病。病菌的传播蔓延特点,多数是从一个方向的侧根先感病,并向主根蔓延(向心蔓延),再由主极向其它方向的侧根蔓延(离心蔓延)。由于橡胶树的根系在胶园土壤里纵横交错,互相接触,因此,先发病的橡胶树,其病根上的苗膜(索)向四周健根传播蔓延.形成几株、几十株,甚至几百株的大病区。
发病条件根病发生与垦前林地植被类型、土壤环境条件、开垦方式、栽培措施等有一定的关系。
1.垦前林地植被类型与发病 由于杂树病根是橡胶树根病的侵染来源。因此,垦前植被为森林地或混生杂木林地的胶园根病最多。如海南省国营阳江农场垦前植被属森林地的林段,发病率为1.49%,灌木林地的根病次之,发病率为1.22%,草原地较少发生根病,发病率为0、39%。海南中部、云南河口报病多,主要原因是垦前植被多为森林地。广西垦区和海南琼文地区及广东高州、化州地区根病少,主要是垦前植被为小灌木及全箕草原地。
2.开垦方式与根病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机垦林地,因清把彻底.杂树头全部拔除,大大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植胶后根病很少发生。人垦林地清把不彻底,残留的杂树桩及树头多,根病也发生较多。云南红河垦区根病严重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过去开垦不烧吧、斩叱后只清除胶带中被砍除的树枝,木块堆积于保护带或埋入土中。有利于病菌的生长。云南模榔寨农场同一原生植被,不烧吧和清把不干净的发病率10.75%,烧呼和清把干净的发病率为 179%。
3.农业揩施与发病根病发生与栽培管理也有一定关系。林地经过开垦,深翻耕作,发病较轻。其原因是在熟荒地、深翻地、苗圃地、间作地经过多次耕作,清除了带病的杂树头.减少了林地菌源。而杂木林地残留病树头多,侵染来源多,根病因而严重。
4土壤类型与发病根病蔓延速度与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和通气程度有关。土壤质地粘重。结构紧密,易板结,通气程度差,
防治方法:
1根病的防治
(1)彻底清除杂树桩这项措施的目的,是消灭根病菌的侵染来源。开荒时,机垦林段经过拖拉机垦荒,应彻底清除杂树头及病根,对无法拔起的大树头,应用炸药爆破或用5%的 2, 4,5一涕正丁酯,以及 20%2,4D T酯药剂毒杀,涂药时用斧背敲掉树头的一圈树皮,暴露木质部,稍后即涂上药液、可以加速树头的死亡。一旦腐生菌侵入树头,根病菌就竞争不过它.不能侵入这些被毒杀的杂树头和树根,从而减少林地中的菌源。人垦林段内原有的死树头,要全面进行检查,如因报病死亡的,要把树头及病根清除干净,对易感染根病的杂树活树头,如三角枫、厚皮树、麻株、大叶樟、红心刀把木(云南)等用5%的2, 4, 5一涕正丁酯(用5份2, 4, 5一梯正丁酯溶于95份柴油中配成药液)等杀树剂,在树头离地面50cm处刮去一圈粗皮.将药液涂在圈内,以加速树头的死亡,同时在树头截面上涂黑油以防孢子侵染。
(2)应做好胶苗的检查工作,禁止病苗上山。在定植穴内和周围上中如发现有病根,要清除干净.防止病根回穴。
(3)加强抚育管理定植后要搞好林段管理,消灭荒芜、增施有机肥,并在胶苗行间及时种上覆盖作物如爪哇葛藤、毛基豆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腐生苗的生长,以抑制根病菌的活动。这些措施还可加速病根腐烂,减少林地的菌源。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毒杀或挖掉有病的杂树头或病死橡胶树,防止病害蔓延扩大。扶正风倒树时,树根伤口应涂上黑油,防子孢子侵入而出现新的发病中心。
(4)根颈保护1972年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报道,用10%十三吗啉加在软沥青中,作为根颈保护剂使用,能有效地抑制红根病菌达二年之久,效果显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5)定期检查 橡胶树定植一年后,每年至少调查一次.调查时间直在新叶开始老化到冬季落叶前。海南岛5、6月干旱季节,病树容易表现失水症状,7-9月雨季,菌膜容易爬出树头露出全面。因此,这两个时期调查容易发现病树。此外,根据病树在冬季早落叶.春季迟抽叶的特点,在胶树大落叶前和春季新叶老化后进行调查.也容易发现病树。对死树、缺株、杂树头周围及防护林边要认真检查,对查出的病株要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扩大。
2药剂处理 根病树的治疗在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药剂处理,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和防治效果。在缺乏农药的情况下,则采用传统人工处理方法,处理的时间安排.由于红根病树死亡快,应先处理。幼树因病损失比老树重,也应先处理;接近更新的老胶园,处理后经济效益不大,可采取挖沟隔离,病树留待更新时处理。人工处理方法如下:
病树旁边如有死树头,应先挖掉,然后再处理病树,以便追踪菌源,提高防治效果。红根病树处理可简单概括为“六个字”,即挖、追、砍、刮、晒。管。
①挖:先把病树周围lm以内的杂草除净,然后在有枯枝、条沟、凹陷、烂洞的一方下锄挖土,露出第一轮侧根。如侧根大部分死亡或主根发病时,应充砍去部分树冠。再用三条木头撑住树身,防止倾倒。然后在橡胶树重病一边高主根50—70cm处,挖一个直径50cm左右的操作坑,用小铲挖出第一轮侧根下面的泥土,将病根全部露出来。
②追:沿着暴露出来的侧根,继续追踪病源。有时还可以发现一些轻病树。
③砍;将已病死的根砍掉,砍时在离病死部分3-5cm的健根处下刀,刀斜切,不要劈裂,伤口涂上黑油,防止再次受侵染。
④刮;用小刀刮去未死病根表面的苗膜,注意不要刮伤健根的皮层。
⑤晒:病根经上述处理后,让阳光曝晒.以杀死病根上残存的病菌。曝晒时间一般为半个月左右.中度感病的树可以适当多晒一些时间,重病树因死根多,不宜久晒,以抑制水分蒸发过多而死。
③管:病根晒过后,用表上回穴,结合施有机肥,回土时应把病很清除干净,不要随表上回穴。回土后要加强管理,适当休割一段时间。雨后土层下沉,测报外露时要及时培土。半年后修技整形,一年后检查树头。如旧病复发还要重新处理,病树较多又不能及时处理时,可先挖隔离沟,使病根与健根的交接处暴露出来,防止病茵向健根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