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水仙褐斑灰霉病

作者:水仙 来源:Chinese narcissus leaf spot an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水仙褐斑灰霉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hinese narcissus leaf spot and gray mold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水仙褐斑葡萄核盘菌
病原学名:Botryotinia polyblastis (Greg.) Buchwaed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盘菌纲柔膜菌目,葡萄核盘菌属,水仙褐斑葡萄核盘菌
病原介绍:菌核黑色 , 大小8mm, 平滑。子囊盘浅褐色 ,6~7mm。 子囊 135~180 × 9~12( μm)。 子囊孢子12~21 × 6~12(μm)。
病原中文名:水仙褐斑葡萄孢
病原学名:Botryis polyblastis Dowson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水仙褐斑葡萄孢
病原介绍:分生孢子梗500~1500μm。分生孢子卵圆形, 大小30~50 μ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水仙
寄主英文名:polyanthus narcissus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花、叶、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花, 也为害叶片和茎。花器染病初生水渍状浅褐色小点, 湿度大时花很快烂腐, 花梗或茎部产生大的铅灰色水溃状斑。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叶尖, 现黄色透明、具浅红褐色边缘的长条形病斑, 造成叶枯。病部亦生灰色霉层。
发病规律: 在潮湿落叶处或在球茎上产生的菌核是该病初侵染源, 低温潮湿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精心养护, 发病期间提高环境的温度, 使其远离发病条件。 (2) 贮藏鳞茎时先用0.5%的43%福尔马林液浸泡30分钟, 晾干后最好摆放在竹帘上, 保持干燥和通风。发现染病鳞茎及时汰除。 (3) 必要时, 喷洒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 具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花, 也为害叶片和茎。花器染病初生水渍状浅褐色小点, 湿度大时花很快烂腐, 花梗或茎部产生大的铅灰色水溃状斑。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叶尖, 现黄色透明、具浅红褐色边缘的长条形病斑, 造成叶枯。病部亦生灰色霉层。 病原 Botrytinia polyblastis (Greg.) Buchwaed, 称水仙褐斑葡萄核盘菌, 属子囊菌门真菌, 无性态为 Botryis polyblastis Dowson 称水仙褐斑葡萄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菌核黑色 , 大小8mm, 平滑。子囊盘浅褐色 ,6~7mm。 子囊 135~180 × 9~12( μm)。 子囊孢子12~21 × 6~12(μm)。无性态分生孢子梗500~1500μm。分生孢子卵圆形, 大小30~50 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在潮湿落叶处或在球茎上产生的菌核是该病初侵染源, 低温潮湿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 发病期间提高环境的温度, 使其远离发病条件。 (2) 贮藏鳞茎时先用0.5%的43%福尔马林液浸泡30分钟, 晾干后最好摆放在竹帘上, 保持干燥和通风。发现染病鳞茎及时汰除。 (3) 必要时, 喷洒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 具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水仙花蕾枯萎病

下一篇:水仙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