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黍红叶病

作者:黍 来源:不详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黍红叶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大麦黄矮病毒
病原学名: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Luteoviridae
分类地位:黄症病毒科,黄症病毒属,大麦黄矮病毒
病原介绍:分为 GPV 、 MAV 、 PAV 、 RMV 、 SGV 等种。异名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 属病毒。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正 20 面体。病叶韧皮部组织的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 , 病毒粒子直径 24nm, 病毒核酸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在汁液中致死温度 65~70 ℃。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雀麦、虎尾草、小画肩草、金色狗尾草等。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植株红化或黄化 , 影响结实。是我国北部粟、黍分布区发生普遍的病毒性病害。发病株率 0.2%~5%。 苗期染病重的枯死 , 轻的生长异常。抽穗前后染病植株呈现紫红色或不正常黄色 , 穗颈变短 , 植株矮化 , 造成部分小穗或全株不实。
发病规律: 主要靠玉米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传毒。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喷药消灭传毒蚜虫。 (3) 必要时喷洒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或 20% 吗啉胍?乙铜 ( 克毒星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植株红化或黄化 , 影响结实。是我国北部粟、黍分布区发生普遍的病毒性病害。发病株率 0.2%~5%。 苗期染病重的枯死 , 轻的生长异常。抽穗前后染病植株呈现紫红色或不正常黄色 , 穗颈变短 , 植株矮化 , 造成部分小穗或全株不实。 病原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Luteoviridae 称大麦黄矮病毒 , 分为 GPV 、 MAV 、 PAV 、 RMV 、 SGV 等种。异名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 属病毒。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正 20 面体。病叶韧皮部组织的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 , 病毒粒子直径 24nm, 病毒核酸为单链核糖核酸。病毒在汁液中致死温度 65~70 ℃。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雀麦、虎尾草、小画肩草、金色狗尾草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靠玉米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传毒。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喷药消灭传毒蚜虫。 (3) 必要时喷洒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或 20% 吗啉胍?乙铜 ( 克毒星 ) 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黍灰斑病

下一篇:黍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