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石菖蒲单胞锈病

作者:石菖蒲 来源:Grassleaved sweetflag Uromyces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石菖蒲单胞锈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Grassleaved sweetflag Uromyces rus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菖蒲单胞锈菌
病原学名:Uromyces acori Ramakr. et Rang
分类地位:真菌界担子菌门冬孢纲锈菌目,单胞锈菌属,菖蒲单胞锈菌
病原介绍:冬孢子堆生在寄主表皮下,破裂后呈暗褐色,粉状。冬孢子单胞,黄褐色至栗褐色,平滑,顶壁较厚,顶端生发芽孔,有柄。夏孢子单胞,近圆形至椭圆形,黄褐色,有刺,单生在柄上,发芽孔明显。性孢子器常埋生在寄主组织内,孔口有侧丝突出。锈孢子器杯形至短圆筒形,有包被。锈孢子圆形,色浅,平滑,串生。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石菖蒲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叶上现橙黄色长椭圆形条状的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冬孢子。
发病规律: 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温暖地区夏孢子也可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侵入唐菖蒲形成初侵染。气温16~28℃,相对湿度80~100%情况下,经15~20天潜育,发病后夏孢子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进行多次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大,高温高湿或雾露重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如片子花、高垄花、江苏大乌嘴、湖南荆州花、叶子花等品种较抗病。四月花、细叶子则较感病。(2)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可偏施氮肥。(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分株,做到合理密植,及时除草,尤其要注意铲除田间地边的败酱草。(4)开花结束后,及时剪除病叶、枯茎集中烧毁。(5)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效明显提高。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改用40%福星(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现橙黄色长椭圆形条状的夏孢子堆,成熟后破裂,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冬孢子。 病原 Uromyces acori Ramakr. et Rang.称菖蒲单胞锈菌,属担子菌门真菌。冬孢子堆生在寄主表皮下,破裂后呈暗褐色,粉状。冬孢子单胞,黄褐色至栗褐色,平滑,顶壁较厚,顶端生发芽孔,有柄。夏孢子单胞,近圆形至椭圆形,黄褐色,有刺,单生在柄上,发芽孔明显。性孢子器常埋生在寄主组织内,孔口有侧丝突出。锈孢子器杯形至短圆筒形,有包被。锈孢子圆形,色浅,平滑,串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南方温暖地区夏孢子也可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侵入唐菖蒲形成初侵染。气温16~28℃,相对湿度80~100%情况下,经15~20天潜育,发病后夏孢子产生芽管从气孔侵入进行多次再侵染,致病害不断扩大,高温高湿或雾露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如片子花、高垄花、江苏大乌嘴、湖南荆州花、叶子花等品种较抗病。四月花、细叶子则较感病。(2)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不可偏施氮肥。(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分株,做到合理密植,及时除草,尤其要注意铲除田间地边的败酱草。(4)开花结束后,及时剪除病叶、枯茎集中烧毁。(5)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效明显提高。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改用40%福星(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责任编辑:Wan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