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

作者:杉木 来源:China fir bacterial leaf spot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hina fir bacterial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杉木假单胞杆菌
病原学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cunninghamiae Nanjing He et Goto
分类地位: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假单孢菌属,杉目假单孢杆菌
病原介绍:菌体杆状,大小1.4~2.5×0.7~0.9(μm),单生,两端具5~7根鞭毛,不产生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杉木
寄主英文名:china fir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嫩梢
症状图:
病害症状: 新叶初现浅褐色针头大小的斑点,四周具水渍状浅黄色晕圈,后扩展成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对着光线看可见四周具若明若暗的环带,外观现水渍状变色区。严重时病部以上枯死。十年以下幼树受害重,似火烧状。
发病规律: 病菌在杉木活针叶上的病组织内越冬,从伤口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华东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7月上旬基本停滞下来,入秋后又有个发病小高峰。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及降雨量有关,气温18~30℃都可发病,25℃最适,相对湿度高于80%,降雨量大、雨日多蔓延迅速,尤其是风口、山脊、山谷处的杉木受害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细菌
防治办法: (1)加强管理,使杉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2)初发病的幼林喷洒1:2:160倍式波尔多液或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900倍液,10~15天1次,防治2~3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该病是杉木上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叶及嫩梢。病菌侵入当年新叶,初现浅褐色针头大小的斑点,四周具水渍状浅黄色晕圈,后扩展成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对着光线看可见四周具若明若暗的环带,外观现水渍状变色区。严重时病部以上枯死。十年以下幼树受害重,似火烧状。 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cunninghamiae Nanjing He et Goto称杉木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大小1.4~2.5×0.7~0.9(μm),单生,两端具5~7根鞭毛,不产生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杉木活针叶上的病组织内越冬,从伤口侵入,也可从气孔侵入,华东5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上中旬进入发病盛期,7月上旬基本停滞下来,入秋后又有个发病小高峰。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及降雨量有关,气温18~30℃都可发病,25℃最适,相对湿度高于80%,降雨量大、雨日多蔓延迅速,尤其是风口、山脊、山谷处的杉木受害重。 防治方法 (1)加强管理,使杉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2)初发病的幼林喷洒1:2:160倍式波尔多液或40%波尔多精可湿性粉剂900倍液,10~15天1次,防治2~3次。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珊蝴花黄化病

下一篇:杉木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