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桑寄生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
病原信息: | 没有这个病原信息!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枝条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病害症状: |
被害组织不断肿大形成瘤状物。将瘤剖开,可见桑寄生吸根深入到寄主木质部,并将木质部份分割开来。瘤以上的茶树枝梢生长衰弱,由于养分缺乏而逐渐黄化枯死。 |
发病规律: |
桑寄生是绿色种子植物,因本身无根系,因此必须通过寄主获得水分和矿质营养物质。桑寄生植物在秋季形成色泽鲜艳的浆果,以招引各种鸟类啄食,它的种子也依靠鸟类传播;因此,桑寄生的为害程度和鸟类活动情况密切关系。桑寄生种子外面有一层粘稠味苦涩的白色粘液,鸟类取食后往往将枯涩的种子吐出,即使食入后,这种粘胶层可以保护种子不被消化,同时有助于种子粘附在寄主枝干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3天后几棵萌发,长出胚根,胚根的先端与寄主接触,形成吸盘,其下伸出一个初生吸根。吸根可分泌对树皮有消解作用的酶类,并通过强力由伤口、芽部或无伤口的幼嫩树皮钻入,并到达木质部。从种子萌发到胚根钻入树皮约需半个多月。吸根进入寄主植物后,其末端还可以分出许多细小吸根,这种吸根可与寄主输导组织相连,丛冢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由于它具有叶绿素,因此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桑寄生植物还可以形成根出条,它在寄主表面延伸。根出条与寄主接触处可形成新的吸根,再钻入寄主组织内。桑寄生对寄主破坏程度较慢。被害组织不断肿大形成瘤状物。将瘤剖开,可见桑寄生吸根深入到寄主木质部,并将木质部份分割开来。瘤以上的茶树枝梢生长衰弱,由于养分缺乏而逐渐黄化枯死。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寄生植物 |
防治办法: |
受害严重的茶树,长势又差,可行重修剪或台刈,彻底清除其受害部分;对受害较轻的茶树,可铲除树上的寄生物,尤其要将不定芽削净,然后用10%的石灰液,或用草木灰浸泡12小时或的过滤液涂于伤口,可杀死寄生物的残存部分,效果达90%左右。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中文名称:桑寄生
病原学名:Loranthaeae
分类地位:桑寄生植物属桑寄生科(Loranthaeae)半寄生性的种子植物。
症状:
被害组织不断肿大形成瘤状物。将瘤剖开,可见桑寄生吸根深入到寄主木质部,并将木质部份分割开来。瘤以上的茶树枝梢生长衰弱,由于养分缺乏而逐渐黄化枯死。
发病部位:枝条
病原菌:
双子叶的小灌木,叶互生、对生和轮生,厚革质。花两性或单性,果为浆果或核果,种子为一粒。
发病规律:
桑寄生是绿色种子植物,因本身无根系,因此必须通过寄主获得水分和矿质营养物质。桑寄生植物在秋季形成色泽鲜艳的浆果,以招引各种鸟类啄食,它的种子也依靠鸟类传播;因此,桑寄生的为害程度和鸟类活动情况密切关系。桑寄生种子外面有一层粘稠味苦涩的白色粘液,鸟类取食后往往将枯涩的种子吐出,即使食入后,这种粘胶层可以保护种子不被消化,同时有助于种子粘附在寄主枝干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3天后几棵萌发,长出胚根,胚根的先端与寄主接触,形成吸盘,其下伸出一个初生吸根。吸根可分泌对树皮有消解作用的酶类,并通过强力由伤口、芽部或无伤口的幼嫩树皮钻入,并到达木质部。从种子萌发到胚根钻入树皮约需半个多月。吸根进入寄主植物后,其末端还可以分出许多细小吸根,这种吸根可与寄主输导组织相连,丛冢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由于它具有叶绿素,因此可以自行合成有机物。桑寄生植物还可以形成根出条,它在寄主表面延伸。根出条与寄主接触处可形成新的吸根,再钻入寄主组织内。桑寄生对寄主破坏程度较慢。被害组织不断肿大形成瘤状物。将瘤剖开,可见桑寄生吸根深入到寄主木质部,并将木质部份分割开来。瘤以上的茶树枝梢生长衰弱,由于养分缺乏而逐渐黄化枯死。
防治方法:
受害严重的茶树,长势又差,可行重修剪或台刈,彻底清除其受害部分;对受害较轻的茶树,可铲除树上的寄生物,尤其要将不定芽削净,然后用10%的石灰液,或用草木灰浸泡12小时或的过滤液涂于伤口,可杀死寄生物的残存部分,效果达9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