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球根鸢尾花叶病

作者:球根鸢尾 来源:不详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球根鸢尾花叶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芜菁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Tu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芜菁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失毒温度为55~60℃,稀释终点为2000~5000倍,体外保毒期为24~96小时。粒体线条状。病毒侵染幼苗,潜育期9~14天。潜育期长短视气温和光 照而定。一般在25℃左右,光照时间长,潜育期短;气温低于15℃以下,潜育期延长,有时甚至呈隐症现象。
病原中文名:菜豆黄斑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BY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菜豆黄斑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粒体也是线状,大小750×13nm,蚜虫传毒。
病原中文名:鸢尾轻型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Iris mild mosaic virus,IM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鸢尾轻型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750~760×12nm。致死温度65~70℃,20℃体外保毒期3~4天。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球根鸢尾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常见分三种。一是叶上产生明显的花叶,在褪色部的中央形成褐色坏死斑点或坏死条斑。二是在鸢尾茎叶上产生花叶,花上也产生斑纹。三是叶片和花上产生褪绿条纹花叶和斑驳,有时地下部分的白色芽鞘上生有明显的浅蓝紫色斑或浅黄色条纹。球根鸢尾受害重。西班牙鸢尾发病后,形成严重褪绿,花瓣出现脱色现象,严重者花蕾不开放。德国鸢尾染病后,株矮、花小。
发病规律: 棉蚜、桃蚜、马铃薯蚜和豆卫茅蚜及病毒汁液摩擦均可传毒。生产上取用病株根茎或鳞茎作繁殖材料或蚜虫大发生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有些品种染后症状不明显,但西班牙鸢尾、德国鸢尾发病重且症状也显著。寒冷气候有利该病发生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栽植健康的种球。(2)及时防治蚜虫。(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4)必要时喷洒7.5%克毒灵水剂1000倍液或10%病毒王水剂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二是在鸢尾茎叶上产生花叶,花上也产生斑纹。三是叶片和花上产生褪绿条纹花叶和斑驳,有时地下部分的白色芽鞘上生有明显的浅蓝紫色斑或浅黄色条纹。球根鸢尾受害重。西班牙鸢尾发病后,形成严重褪绿,花瓣出现脱色现象,严重者花蕾不开放。德国鸢尾染病后,株矮、花小。 病原 Turnip mosaic virus,TuMV称芜菁花叶病毒,引起第一种症状。病毒粒体线状,大小750×13nm,蚜虫传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称菜豆黄斑花叶病毒。粒体也是线状,大小750×13nm,蚜虫传毒。引起第二种症状。Iris mild mosaic virus,IMMV称鸢尾轻型花叶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750~760×12nm。致死温度65~70℃,20℃体外保毒期3~4天。引起第三种症状。除为害鸢尾外,还可侵染射干、唐菖蒲等多种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棉蚜、桃蚜、马铃薯蚜和豆卫茅蚜及病毒汁液摩擦均可传毒。生产上取用病株根茎或鳞茎作繁殖材料或蚜虫大发生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有些品种染后症状不明显,但西班牙鸢尾、德国鸢尾发病重且症状也显著。寒冷气候有利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栽植健康的种球。(2)及时防治蚜虫。(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4)必要时喷洒7.5%克毒灵水剂1000倍液或10%病毒王水剂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责任编辑:Wan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