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枣飞象 |
害虫别名: | 食芽象卿 、 太谷月象 、 枣月象 、 枣芽象虫甲 、 小灰象鼻虫 |
害虫学名: |
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 |
害虫英文名: |
Bud-eating weevil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枣飞象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4~6(mm),长椭圆形,体黑色,被白、土黄、暗灰等色鳞片,貌视体呈深灰至土黄灰色,腹面银灰色。头宽,喙短粗、宽略大于长,背面中部略凹;触角膝状11节,端部3节略膨大,着生在头管近前端。前胸宽略大于长,两侧中部圆突。鞘翅长2倍于宽,近端部1/3处最宽,末端较狭,两侧包向腹面,鞘翅上各有纵刻点列9~10行和模糊的褐色晕斑。腹部腹面可见5节。卵椭圆形,长0.6~0.7(mm),宽0.3~0.4(mm),光滑微具光泽,初乳白、渐变淡黄褐,孵化前黑褐色。幼虫体长5~7(mm),头淡褐色,体乳白色,肥胖,各节多横皱略弯曲,无足。前胸背面淡黄色。蛹长4~6(mm),略呈纺锤形,初乳白后色渐深,近羽化时红褐色。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枣、苹果、梨、核桃、泡桐、桑、棉、大豆 |
为害状描述: | 成虫食芽、叶,常将枣树嫩芽吃光,第2~3批芽才能长出枝叶来,削弱树势,推迟生育,降低产量与品质。幼虫生活于土中,为害植物地下部组织。 |
|
发生为害规律: |
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年生1代,以幼虫于5~10(cm)深土中越冬。山西太谷地区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上移到表土层活动、为害,老熟后在3cm左右深处化蛹,化蛹期4月上旬~5月上旬,盛期4月中旬前后,蛹期12~15天。成虫羽化后一般经4~7天出土,4月下旬田间始见成虫,4月底至5月上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寿命20~30天,6月上旬仍有成虫为害,成虫多沿树干爬上树活动为害,以10-16时高温时最为活跃,可作短距离飞翔,早晚低温或阴雨刮风时,多栖息在枝权处和枣股基部不动,受惊扰假死落地。上树后即开始交配。交配后2~7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枝干皮缝和枣股落性枝痕内,数粒成堆产在一起。每雌可产卵12-45粒。产卵期5月上旬~6月上旬,盛期为5月中下旬。卵期20天左右,5月中旬开始陆续孵化落地入土,为害至秋后做近圆形土室于内越冬。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食叶害虫 |
防治办法: |
(1)4月下旬成虫开始出土上树时,用25%辛硫磷胶囊剂200~300倍液,喷洒树干及干基部附近的地面,干高1.5米范围内为施药重点,应喷成淋洗状态;也可用其他残效期长的触杀剂,高浓度溶液喷洒。或在树干基部60~90(cm)范围内地面撒药粉,以干基部为施药重点,毒杀上树成虫效果好且省工,可撒5%倍硫磷粉剂或4%地亚农粉剂、2.5%敌百虫粉剂等,每株成树撒150-250克药粉,撒后浅把一下以免药粉被风吹走。喷药或撒粉之后,最好上树震落一次已上树的成虫,可提高防效减少受害。本项措施做得好,基本可控制此虫为害。(2)成虫为害期树上药剂防治,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倍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均有较好效果。为提高防效,树干基部附近地表和树干上也应喷药,喷完药之后震树使成虫落地,再向树上爬时增加接触药剂,提高防效。(3)早、晚震落捕杀成虫,树下要铺塑料布以便搜集成虫。(4)结合枣尺蠖的防治,于树干基部绑塑料薄膜带,下部周围用土压实,干周地面喷洒药液或撒药粉,对两种虫态均有效。(5)结合防治地下害虫进行药剂处理土壤,毒杀幼虫有一定效果,以秋季进行处理为好,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5%倍硫磷粉剂、4%地亚农粉剂等,每667㎡用药2~3.5kg。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