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折带黄毒蛾

作者:Artaxa flava (Bremer) 、Euproct 来源:Oriental tussock moth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折带黄毒蛾
害虫别名: 黄毒蛾 、 杉皮毒蛾 、 柿黄毒蛾
害虫学名: Artaxa flava (Bremer) 、Euproctis flava
害虫英文名: Oriental tussock moth
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毒蛾科,折带黄毒蛾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雌体长15~18(mm),翅展35~42(mm),雄略小,体黄色或浅橙黄色。触角栉齿状,雄较雌发达;复眼黑色;下唇须橙黄色。前翅黄色,中部具棕褐色宽横带1条,从前缘外斜至中室后缘折角内斜止于后缘,形成折带,故称折带黄毒蛾。带两侧为浅黄色线镶边,翅顶区具棕褐色圆点2个,位于近外缘顶角处及中部偏前。后翅无斑纹,基部色浅,外缘色深。缘毛浅黄色。卵半圆形或扁圆形,直径0.5~0.6(mm),淡黄色,数十粒至数百粒成块,排列为2~4层,卵块长椭圆形,并覆有黄色茸毛。幼虫体长30~40(mm),头黑褐色,上具细毛。体黄色或橙黄色,胸部和第5~10腹节背面两侧各具黑色纵带1条,其胸部者前宽后窄,前胸下侧与腹线相接,5~10腹节者则前窄后宽,至第8腹节两线相接合于背面。臀板黑色,第8节至腹末背面为黑色。第1、2腹节背面具长椭圆形黑斑,毛瘤长在黑斑上。各体节上毛瘤暗黄色或暗黄褐色,其中1、2、8腹节背面毛瘤大而黑色,毛瘤上有黄褐色或浅黑褐色长毛。腹线为1条黑色纵带。胸足褐色,具光泽,腹足发达,淡黑色,疏生淡褐色毛。背线橙黄色,较细,但在中、后胸节处较宽,中断于体背黑斑上。气门下线淡橙黄色,气门黑褐色近圆形。腹足、臀足趾钩单纵行,趾钩39~40个。蛹  长12~18(mm),黄褐色,臀棘长,末端有钩。茧  长25~30(mm),椭圆形,灰褐色。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苹果、槟沙果、海棠、梨、山楂、樱桃、桃、李、梅、柿、枇杷、石榴、栗、榛、茶、蔷薇
为害状描述:幼虫食芽、叶,将叶吃成缺刻或孔洞,严重的将叶片吃光,并啃食枝条的皮。
发生为害规律: 年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树洞或树干基部缝隙、杂草、落叶等杂物下结网群集越冬。翌春上树为害芽叶。老熟幼虫5月底结茧化蛹,蛹期约15天。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并交尾产卵,卵期14天左右。第1代幼虫7月初孵化,为害到8月底老熟化蛹,蛹期约10天。第1代成虫9月发生后交配产卵,9月下旬出现第2代幼虫,为害到秋未,以3~4龄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多群集叶背为害,并吐丝网群居枝上,老龄时多至树干基部、各种缝隙吐丝群集,多于早晨及黄昏取食。成虫昼伏夜出,卵多产在叶背,每雌产卵600~700粒。该虫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蝇等20多种。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冬季清除落叶、杂草,刮粗树皮,杀灭越冬幼虫。(2)及时摘除卵块,捕杀群集幼虫。(3)低龄幼虫为害期药剂防治。参考苹果害虫——苹果小卷蛾。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蔗扁蛾

下一篇:樟翠尺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