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针叶小爪螨

作者: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 来源:Spruce spoder mit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针叶小爪螨
害虫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害虫学名: 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
害虫英文名: Spruce spoder mite
分类地位: 蛛形纲真螨目,叶螨科,针叶小爪螨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雌成蜡体长490μm,宽315μm,椭圆形,褐红色,足、颚体橘红色。背表皮纹在前足体为纵向;后半体、第1、第2对背中毛之间为横向,第3对背中毛之间基本横向,但不十分规则。背毛26根(臀毛位于腹面),其长度均超过横列间距。肛侧毛1对。生殖盖及生殖盖前区表皮纹均为横向。足1跗节双毛近基侧具4根触毛和1根感毛,前双毛的腹面仅生1触毛。雄成螨阳具末端与柄部呈直角弯向腹面,其端部逐渐收缩。卵洋葱状,越冬卵暗红色,夏卵浅红色。卵壳上具放射状纹。若螨4对足,绿褐色,形似成螨。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板栗、山楂、观赏林木、松、柏等
为害状描述:以若螨、成螨刺吸叶片汁液,栗受害后叶现苍白色小斑点,严重时苍黄色或焦枯死亡。
发生为害规律: 北方栗区年生5~9代,以卵在1~4年生枝条上越冬。北京越冬卵于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孵化结束,第1代幼螨孵化后爬至新梢基部小叶正面为害,以后为害部位逐渐上移。第2代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第3代于6月上旬至8月上旬,从第3代开始出现世代重叠。生产上7月中旬前后出现全年发生高峰,常可持续到7月下旬。每雌卵量43~72粒,雌成螨寿命15天,雄成螨1.5~2天,夏卵卵期8~15天。由于此螨喜在叶面活动,夏秋大暴雨常使其种群数量迅速降低。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吮吸式害虫
防治办法: (1)药剂涂干当栗树开始展叶抽梢时,越冬卵即开始孵化。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涂干,效果较好。涂药方法为:在树干基部选择较平整部位,用刮皮刀把树皮刮去,环带宽15~20(cm),刮除老皮略见青皮为止,不能刮到木质部,否则易产生药害。刮好后可涂药,涂药后用塑料膜包扎。为防止产生药害,药液浓度要控制在10%以下。药液有效成分在6.7%时,对针叶小爪螨的有效控制期可达40天,且对栗树安全无药害。(2)药剂防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往树上喷洒选择性杀螨剂20%蛾死净悬浮剂3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全年喷药1次,就可控制为害。在夏季活动螨发生高峰期,也可喷洒10%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对活动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保护天敌栗园天敌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草蛉、食螨瓢虫、蓟马、小黑花蝽及多种捕食螨,应注意保护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人工释放西方盲走螨及草蛉卵,开展生物防治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芝麻荚野螟

下一篇:蔗扁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