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芝麻天蛾

作者:Acherontia styx (Westwood) 来源:Death shead moth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芝麻天蛾
害虫别名: 芝麻鬼脸天蛾 、 鬼脸天蛾
害虫学名: Acherontia styx (Westwood)
害虫英文名: Death shead moth
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芝麻天蛾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约50mm,翅展100~120(mm)。头胸部褐黑色,胸部有黑色条纹、斑点及黄色斑组成的散楼状斑纹。腹部背面有蓝色中背线及黑色环状横带,两旁及侧面土黄色,各节后缘黑色;腹面黄色。胸足较短,黑色,各节间具黄色环纹。前翅狭长,棕黑色,翅面混杂有微细白点及黄褐色鳞片,呈现天鹅绒光泽,上具的横线及外横线由数条黑色波状线组成,横脉上具1黄色斑,近外缘有橙黄色丛条;中室有1灰白小圆点。后翅杏黄色,有2条粗黑横带。卵球形,直径约2mm,淡黄色。幼龄幼虫体色较淡,头、胸部有明显的淡黄色颗粒;老熟幼虫体长92~110(mm);头部深绿色,两侧具黄、黑纵条,前胸较小,体色青绿,第1~8腹节具黄色至灰褐色斜纹,斜纹上缘蓝色,背面有蓝色点,胸足褐绿色;气门黑色,外具黄色环。该幼虫还有一色斑型:体色暗褐色略带紫色,前胸有黑点,中、后胸背上有许多黑条,腹部1~8节两侧有灰色斜纹,背面具灰黄色散点。蛹长55~60(mm),红褐色,后胸背面有1对粗糙雕刻状纹,腹部5~7节气门各具1横沟纹。此外,广东、广西和云南一带,还有一种A.lachesis Fabricius称鬼脸天蛾,与芝麻天蛾是近似种,为害作物也大同小异。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芝麻、茄子、马鞭草科、豆科、术犀科、唇形科、植物
为害状描述:以幼虫食害叶部,食量很大,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吃光,有时也为害嫩茎和嫩英,发生数量多时,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发生为害规律: 该虫在河南、湖北等地年生一代,在江西、广东、广西年生2代,广东以南年生3代;在各地均以末代蛹在土下6~10(cm)深的土室中越冬。湖北一代区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7月中、下旬幼虫为害盛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二代区,第一代幼虫出现在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出现在9月。三代区,7月上旬发生数量多。幼龄幼虫晚间取食,白天栖息在叶背;老龄幼虫昼夜取食,常将叶片吃光。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受惊后,腹部环节间摩擦可吱吱发声。幼虫随龄数的增加有转株为害的习性。卵散产于寄主植物的叶面或叶背。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成虫盛发期可用灯火诱杀。(2)幼虫盛发时,提倡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600倍液或2%杀螟单(巴丹)粉剂,每667㎡2.5(kg)或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芝麻田甜菜夜蛾

下一篇:芝麻荚野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