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桃一点斑叶蝉 |
害虫别名: | 桃一点叶蝉 |
害虫学名: |
Erythroneura sudra (Distant) |
害虫英文名: |
Peach leafhopper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同翅目,叶蝉科,桃一点斑叶蝉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3.1~3.3mm,淡黄、黄绿或暗绿色。头部向前成钝角突出,端角圆。头冠及颜面均为淡黄或微带绿色,在头冠的顶端有一个大而圆的黑色斑,黑点外围有一晕圈。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前半部黄色,后半部暗黄而带绿色;小盾板黄色,成分较深或为暗绿色,小盾板基缘近二基角处各有1条黑色斑纹,有时色较淡。中胸腹面常有黑色斑块。前翅半透明淡白色,翅脉黄绿色,前缘区的长圆形白色蜡质区显著;后翅无色透明,翅脉暗色。足暗绿,爪黑褐色。雄虫腹部背面具黑色宽带,雌虫仅具一个黑斑。卵长椭圆形,一端略尖,长0.75~0.82mm,乳白色,半透明。若虫体长2.4~2.7mm,全体淡墨绿色,复眼紫黑色,翅芽绿色。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花桃、桂花、樱花、海桐、月季、梅花、桃、李、杏、梅、苹果、樱桃、海棠、葡萄、松 |
为害状描述: | 成虫、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嫩叶、花尊和花瓣汁液,形成半透明斑点。落花后,集中于叶背危害,受害叶片形成许多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全树叶片苍白,提早脱落,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和来年开花。 |
|
发生为害规律: |
年发生代数因地域差异而不同,南京一带年发生4代,福州、南昌一带年发生6代。以成虫潜伏于落叶、杂草堆中、树皮隙缝及常绿树杉、柏等丛中越冬。翌年3月桃、梅萌发后即迁往花桃、梅花、樱花等寄主上为害。各代成虫出现期为4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一代;7月上旬至8月下旬第二代;8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三代;8月下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越冬代(即第四代)。各代卵期6~29天;若虫期13~21天;成虫寿命12-33天,越冬成虫长达5~6个月。第一代发生较整齐,从第二代起,各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卵多散产在叶背主脉内,少数产于叶柄内,孵化后留下焦褐色长形破缝。每头雌成虫可产卵40~160粒左右。若虫喜欢群集于叶背危害。成、若虫有横向爬行的习性。成虫在晴朗天气、温度高时活跃,清晨、傍晚和阴雨天不活动,无趋光性。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吮吸式害虫 |
防治办法: |
(1)秋后彻底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2)若虫发生盛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