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台湾黄毒蛾

作者: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来源:Taiwan yellow moth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台湾黄毒蛾
害虫别名: 棉古毒蛾 、 毛毛虫 、 刺毛虫
害虫学名: 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害虫英文名: Taiwan yellow moth
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毒蛾科,台湾黄毒蛾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9~12(mm),雌蛾较雄蛾大,头、触角、胸、前翅均黄色,复眼圆且赤,前胸背部、前翅内缘具黄色密生的细毛。触角羽状,前翅中央从前缘至内缘具白色横带2条,后翅内缘及基部密生淡黄色长毛,腹部末端有橙黄色毛块。卵球形,初产浅黄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块呈带状,每块20~80粒,分成2排黏有雌虫黄色尾毛。幼虫橙黄色,体长25m,头褐色,体节上有毒毛,背部中央生有赤色纵线。化蛹在丝质及鳞毛之茧内。蛹圆锥形,色浅具光泽。茧黄褐色。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芦笋、番茄、玉米、桃、蒲桃、梨、柑桔、番石榴、茶、桑、杏、梅、柿、咖啡
为害状描述:1~2 龄幼虫群集食叶成缺刻或孔洞后分散为害叶、花蕾、花及果实。成虫群集吸食汁液。
发生为害规律: 台湾年生8~9代,周年可见各生长期个体。夏季24~34天完成一代,冬季65~83天。卵块带状,20~80粒排列2行,其上附有黄色尾毛。6~7月为发生盛期,卵期3~19天,幼虫期13~55天,蛹期8~19天,初孵幼虫群栖于植株上,3龄后逐渐分散。成虫有趋光性。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食叶害虫
防治办法: (1)人工捕杀从11月至翌年3月,注意摘除越冬卵块;生长季节于幼虫1~3龄期摘除有虫叶片;成虫喜在16时前后羽化,此时多匍伏于茶丛或行间不活动,可人工踩杀。(2)农业防治在茶毛虫化蛹盛期中耕茶园,并在茶树根际处培土6cm,可把部分蛹除掉。(3)生物防治湿度较高茶园可用每g含100亿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喷雾,对茶毛虫防效优异。也可从茶毛虫尸体上分离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粉剂或乳剂喷洒,田间防效82%以上。(4)物理防治提倡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每3.4hm21盏,灯距地面1.5m,每晚开灯10小时,对茶毛虫、茶小绿叶蝉、茶尺蠖、卷叶蛾、茶蓑蛾均有较好的诱杀效果。(5)掌握在3龄前喷洒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或3.2%苦?氯(田卫士)乳油、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6)也可用10%醚菊酯(多来宝)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2000~25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4000~6000倍液。生产A级绿色食品茶叶,每个生长季节,每种农药只准使用1次。(后同)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台湾韭蚜(葱蚜)

下一篇:台湾稻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