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矢尖盾蚧

作者: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Ch 来源:Arrowhead scale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矢尖盾蚧
害虫别名: 矢尖盾蚧 、 矢尖蚧 、 矢根介壳虫 、 箭头介壳虫
害虫学名: Unaspis yanonensis (Kuwana)、Chionaspis yanonensis Kuwana、Prontaspis yanonensis Kuwana
害虫英文名: Arrowhead scale
分类地位: 昆虫纲同翅目,盾蚧科,矢尖盾蚧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雌介壳箭头形,常微弯曲,长2~4(mm),棕褐至黑褐色,边缘灰白色。前端尖、后端宽,1、2龄蜕皮壳黄褐色于介壳前端,介壳背面中央具1条明显的纵脊,其两侧有许多向前斜伸的横纹。雌成虫体橙黄色,长2.5mm左右。雄介壳狭长,长1.2~1.6(mm),粉白色绵絮状,背面有3条纵脊,1龄蜕皮壳黄褐色于前端。雄成虫体长0.5mm,橙黄色,具发达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腹末性刺针状。卵椭圆形,长0.2mm,橙黄色。若虫  1龄草鞋形,橙黄色,触角和足发达,腹末具1对长毛;2龄扁椭圆形,淡黄色,触角和足均消失。蛹  长1.4mm,橙黄色,性刺突出。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茶、柑橘、番石榴、金橘、木瓜、枸骨、白蜡树、龙眼
为害状描述: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重者叶干枯卷缩,削弱树势甚至枯死。
发生为害规律: 甘肃、陕西年生2代,湖南、湖北、四川3代,福建3~4代,以受精雌虫越冬为主,少数以若虫越冬。1龄若虫盛发期大体为:2代区5月下旬前后,8月中旬前后;3代区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3~4代区4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9月上中旬,12月上旬。成虫产卵期长,可达40余天,卵期短,仅1~3小时,若虫期夏季30~35天,秋季50余天。单雌卵量70~300粒,第3代最多,1代次之。卵产于母体下,初孵若虫爬出母壳分散转移到枝、叶、果上固着寄生,仅1~2个小时即固着刺吸汁液,体渐缩短,次日开始分泌绵絮状蜡粉,2龄触角和足消失,于蜕皮壳下继续生长并分泌介壳,再蜕皮变为雌成虫。雄若虫1龄后即分泌绵絮状蜡质介壳,常喜群集于叶背寄生。天敌有日本方头甲、多种瓢虫和小蜂。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吮吸式害虫
防治办法: (1)加强综合管理,使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2)剪除蚧虫严重枝,放在空地上待天敌飞出后再行烧毁。亦可刷除枝干上密集的蚧虫。(3)保护引放天敌。根据矢尖蚧蚜小蜂发生时间和发生数量,在柑橘园喷洒农药防治矢尖蚧时尽可能在该蜂发生量少的5~6月份进行,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4)药剂防治以若虫分散转移期施药最佳,虫体无蜡粉和介壳,抗药力最弱。可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矿物油乳剂,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剂,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学农药和矿物油乳剂混用效果更好,对已分泌蜡粉或蜡壳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剂配比为烧碱2:松香3:水10。提倡使用94%机油乳剂50倍液,防效优异。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柿长绵粉蚧

下一篇:石榴绒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