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色蓟马 |
害虫别名: | 日本蓟马 |
害虫学名: |
Thrips coloratus Schmutz 、Thrips japonicus Bagnall 、Thrips melanurus Bagnall |
害虫英文名: |
Loquat thrips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缨翅目,蓟马科,色蓟马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雌成虫体长1.1~1.2(mm),体橙黄色,腹部背板中央灰褐色,末2节黑褐色,连成一暗纵带。单眼间鬃短,位于单眼三角形连线上。触角7节,第1至3节及45节基部黄色,余灰褐色,第3、4节各具叉状感觉锥。前胸前角具1对短累,后角有2对等长的粗鬃。前翅灰色,基部淡;上脉基鬃4+3根,端鬃3根,下脉鬃12根。腹部第2~8节生暗棕色前脊带,第5至8节两侧有微弯梳,第8节后缘梳完整,第2至8节腹板有6对附鬃。雄虫体色、形态大致与雌虫相似,但较小。触角第4至7节全部灰褐色。第9背板后缘1侧对鬃很长,其余鬃小。第3至7节腹板前中部有近似哑铃形脲域。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黄瓜、苦瓜、十字花科植物、洋葱、茶花、桂花、枇杷、水稻 |
为害状描述: | 成虫和若虫为害黄瓜植株的生长点及其附近,心叶常停止生长,致生长点附近的幼叶短小,弯曲或畸形,生长停止,致果皮粗糙。此症状与茶黄螨为害状容易区别。色蓟马主要在花内活动,以锉吸式口器吸取花器汁液,严重的花提早凋谢,影响结实。 |
|
发生为害规律: |
年生10多代,热带地区年生20多代,在温室可常年发生。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月初开始活动为害。成、若虫隐匿花中,受惊时,成虫振翅飞逃。雌成虫产卵于花瓣或花恋的表皮下,有时半埋在表皮下。成、若虫取食时,用口器锉碎植物表面吸取汁液,但口器并不锐利,只能在植物的幼嫩部位锉吸。该蓟马食性很杂,在不同植物间常可相互转移危害。高温干旱利于此虫大发生,多雨季节发生少。借风常可将蓟马吹入异地。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吮吸式害虫 |
防治办法: |
(1)保护原有天敌,引进外来天敌。(2)辅之以选用少量必须的杀虫杀螨剂,给天敌生存空间,抑制蓟马的密度。(3)发展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抑制蓟马几丁质合成剂。(4)田间用银灰膜覆盖,对蓟马、蚜虫均有忌避作用。(5)用蓝色的黏虫带悬于作物间,具预测的作用,又能大量诱捕,减少成虫数量。(6)加强田间管理,注意虫口数量变化,生长点出现1~3头时,提倡采用生长点浸泡法:用50%乐果或20%丁硫克百威(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置于小瓷盆等容器中,于晴好天气把上述蔬菜的生长点浸入配好的药液中杀死蓟马。此外,也可喷洒99.1%敌死虫乳油300倍液,其他杀虫剂参见丝大蓟马。 |
为害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