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中文名: |
三角新小卷蛾 |
害虫别名: | 黄三角黑卷叶蛾 |
害虫学名: |
Olethreutes leucaspis Meyrick |
害虫英文名: |
Koa seedworm |
分类地位: |
昆虫纲鳞翅目,小卷蛾亚科,三角新小卷蛾 |
为害作物: |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
形态图: |
|
形态描述: |
成虫体长7~7.kmm),翅展17~18(mm)。头部黑褐色,毛丛疏松,复眼黑色半球形。雌雄触角全为丝状,黑褐色,前翅在前缘约2/3处生1浅黄色三角形斑块。后翅前缘从基角至中部灰白色,余为灰黑褐色。卵长0.52~055(mm),长椭圆形,卵表面生近正六边形刻纹,白色至黄白色。幼虫初孵体长1mm左右,头黑色,胴部浅黄白色,2龄起头为浅黄色至黄绿色,胸部浅黄绿色。末龄幼虫至预蛹期灰褐色至黑褐色。头部单眼区黑褐色,两后颊下方各生1黑色近长方形斑块。前胸背上生刚毛12根,中线浅白色,近气门周缘黑褐色。蛹长8~8.5(mm),初蛹全体浅黄绿色,复眼浅红色。中期头橘红色,复眼、中胸盾片漆黑色,翅芽、腹部黄褐色至红褐色。 |
症状图: |
| 没有症状图信息! |
|
为害症状: |
为害作物名: | 荔枝、龙眼、柑橘 |
为害状描述: | 为害幼叶和花穗,幼虫吐丝把嫩叶、花器缀结成团,藏匿其中取食为害,受害严重时,幼叶残缺破碎,花器干枯脱落。该虫是广西为害龙眼、荔枝的主要种群,其发生量占各种卷叶蛾的85%以上。 |
|
发生为害规律: |
广西南宁年生9代,世代重叠,冬春常可见到各虫态。一般第一代于1~4月发生,第2代于4月上中旬化蛹,成虫于白天羽化,14~17时最多,产卵前期1~2天,卵散产在小叶叶脉间或已萌动的芽梢复叶上的缝隙间,有的产在腋芽上,一张叶片多着卵1粒,个别2粒。初孵幼虫从卵底部钻出,在着卵处先把幼嫩组织咬成一伤口取食,不久潜入小叶或复叶缝隙中,吐丝黏缀成"虫苞",虫子长大后便转移另结新"虫苞"继续为害。大部分一叶一苞,个别多叶一苞。幼虫活泼,遇有触动则剧烈跳动,幼虫老熟后下坠地面结1严密茧化蛹茧中。4~11月各世代卵期3~4天,幼虫期10~16天,蛹期6.5~13天,从幼虫孵出至成虫羽化历时24.4天,成虫寿命3~7天。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各虫态历期略长,幼虫期25~41天,蛹期18.3~39天,成虫寿命6~15天。天敌有蜘蛛、蟾蜍、蛙类等。幼虫天敌有小茧蜂、姬小蜂等。 |
预测预报: |
|
为害分类: |
花器芽叶害虫 |
防治办法: |
(1)加强管理,各新梢期做到合理施肥,促新梢健壮。(2)冬季清园,修剪时剪除有虫枝条,清除树盘下病落叶,铲除园中杂草,进入新梢期、花穗抽发期、幼果期后,发现卷叶"虫苞"及时摘除。(3)进入卵孵化初期和盛期、花蕾期及时喷洒B.t乳剂8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500倍液、复方螨虫治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开花前、新梢期、幼果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9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5%杀虫灵(8817)乳油或30%双神乳油2000倍液。 |
为害情况: |
|